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国内外交通现状 | 第7-9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第9-11页 |
·城市交通网络信号优化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工作要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交通流理论 | 第13-28页 |
·交通流理论研究进展概述 | 第13-14页 |
·交通流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第14-17页 |
·交通流的基本参数 | 第14-15页 |
·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 第15-17页 |
·交通流理论的基本理论 | 第17-28页 |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 | 第17-19页 |
·跟驰理论 | 第19-21页 |
·排队论 | 第21-23页 |
·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 第23-26页 |
·其他理论模型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城市交通网络信号控制系统 | 第28-40页 |
·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28-33页 |
·信号相位和饱和度 | 第28-29页 |
·控制参数 | 第29-30页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分类 | 第30-32页 |
·信号控制的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信号控制系统配时方法 | 第33-37页 |
·单交叉口信号配时 | 第33-34页 |
·干线交通信号配时 | 第34-37页 |
·城市交通网络信号控制系统 | 第37-40页 |
·控制系统分类 | 第37-39页 |
·城市交通网络信号控制系统的配时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城市交通网络信号优化 | 第40-60页 |
·SINGH和TAMURA的过饱和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 第40-45页 |
·过饱和单交叉口动态优化模型 | 第40-43页 |
·过饱和网络动态优化模型 | 第43-45页 |
·SINGH和TAMURA网络模型的求解 | 第45-48页 |
·实例仿真 | 第48-58页 |
·复杂单交叉口动态优化 | 第48-52页 |
·两交叉口网络 | 第52-54页 |
·三交叉口网络优化 | 第54-58页 |
·模型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XATM-V型智能信号机的CAN总线通讯系统设计 | 第60-80页 |
·XATM-V型智能信号机简介 | 第60-64页 |
·信号机系统设计 | 第60-61页 |
·信号机实现功能 | 第61-63页 |
·信号机的特点 | 第63-64页 |
·CAN总线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第64-70页 |
·通信系统总体结构 | 第64-66页 |
·CAN模块构成 | 第66-67页 |
·节点开发 | 第67-68页 |
·上位机适配卡开发 | 第68-70页 |
·CAN总线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 第70-80页 |
·初始化程序 | 第72-74页 |
·发送程序 | 第74-76页 |
·接收程序 | 第76-78页 |
·数据溢出处理程序 | 第78-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