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中药甘草及其主要活性成分 | 第8页 |
·甘草素及其生物学功能 | 第8-9页 |
·甘草素的化学结构 | 第8页 |
·甘草素生物学功能 | 第8-9页 |
·甘草素转化研究现状 | 第9页 |
·甘草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第9页 |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底物甘草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11-15页 |
·材料 | 第11-12页 |
·试验材料 | 第11页 |
·试剂 | 第11-12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12页 |
·试验方法 | 第12-13页 |
·甘草处理 | 第12页 |
·甘草苷超声提取 | 第12页 |
·酸水解法获得甘草素 | 第12页 |
·色谱条件 | 第12-13页 |
·水解产物的鉴定 | 第1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3-15页 |
·底物甘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3页 |
·水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 | 第13-15页 |
第三章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15-22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菌株 | 第15页 |
·培养基 | 第1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5-16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16页 |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对底物甘草素的转化动态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最大转化浓度 | 第16-17页 |
·不同还原剂对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7页 |
·甘草素代谢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 | 第17-18页 |
·菌株Aeroto-Niu-016 对底物甘草素的转化动态 | 第18-19页 |
·菌株Aeroto-Niu-016 对底物甘草素最大转化浓度测定 | 第19页 |
·不同还原剂对菌株Aeroto-Niu-016 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底物甘草素及其代谢产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2-25页 |
·材料 | 第2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2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DPPH 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测定 | 第22-23页 |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DPPH 反应体系的稳定性测定 | 第23页 |
·底物甘草素及其代谢产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9-30页 |
作者简历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