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 1 工业自动化领域开放发展的道路 | 第11-14页 |
1. 2 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技术领域 | 第14-16页 |
1. 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1. 4 FF-HSE的技术特点与优点 | 第19-20页 |
1. 5 FF-HSE协议的研究现状及其技术内容 | 第20-22页 |
1. 6 FF-HSE的开发意义 | 第22-23页 |
1. 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24-40页 |
2. 1 HSE现场总线 | 第24-33页 |
2. 1. 1 现场总线技术基础 | 第24-26页 |
2. 1. 2 HSE通信协议栈 | 第26-31页 |
2. 1. 3 HSE设备 | 第31-33页 |
2. 2 协议设计原理 | 第33-37页 |
2. 2. 1 协议分层 | 第33-34页 |
2. 2. 2 服务类型 | 第34-35页 |
2. 2. 3 服务原语 | 第35-37页 |
2. 3 Socket编程基础 | 第37-40页 |
2. 3. 1 Socket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2. 3.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 第38-39页 |
2. 3. 3 Socket API主要函数介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套接字映射协议机的软件实现 | 第40-53页 |
3. 1 SMPM的分析 | 第40-44页 |
3. 1. 1 现场设备访问代理(FDA)分析 | 第40-41页 |
3. 1. 2 SMPM分析 | 第41-44页 |
3. 2 SMPM的软件实现 | 第44-51页 |
3. 2. 1 SMPM的软件实现 | 第44-49页 |
3. 2. 2 关键函数的算法 | 第49-51页 |
3. 3 协议的测试与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SNTP协议的软件实现 | 第53-69页 |
4. 1 HSE网络系统时钟同步的原理 | 第53-55页 |
4. 2 SNTP分析 | 第55-62页 |
4. 2. 1 概述 | 第55-56页 |
4. 2. 2 SNTP协议的原理 | 第56-58页 |
4. 2. 3 SNTP协议的时间戳格式 | 第58-62页 |
4. 3 SNTP协议的客户端软件实现 | 第62-67页 |
4. 3. 1 运行模式 | 第62-63页 |
4. 3. 2 SNTP客户端操作 | 第63-64页 |
4. 3. 3 SNTP协议的客户端软件实现 | 第64-67页 |
4. 4 协议测试和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构建高速、实时的HSE控制网络 | 第69-85页 |
5. 1 引言 | 第69-71页 |
5. 2 交换式HSE控制网 | 第71-76页 |
5. 2. 1 以太网网络瓶颈产生的结构机理 | 第71-72页 |
5. 2. 2 交换机及交换技术 | 第72-73页 |
5. 2. 3 交换式HSE控制网络体系结构 | 第73-74页 |
5. 2. 4 交换机的延迟 | 第74-76页 |
5. 3 现场级无线通信协议设计 | 第76-84页 |
5. 3. 1 无线以太网(Wireless Ethernet) | 第76-79页 |
5. 3. 2 客户站无线通信协议体系结构的设计 | 第79-82页 |
5. 3. 3 无线接入点协议体系结构的设计 | 第82-84页 |
5. 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