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演化与发展论文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单殖吸虫研究概述第11-17页
     ·单殖吸虫简介第11-12页
     ·单殖吸虫的研究领域及其现状第12-13页
     ·单殖吸虫的系统学研究概况第13-14页
     ·单殖吸虫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两大问题第14-17页
   ·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线粒体第17页
     ·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第17-19页
     ·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第19-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5页
第二章 单殖吸虫代表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特征分析第25-59页
   ·材料和方法第26-30页
     ·单殖吸虫样品的选择标准第26页
     ·样品的采集与形态学鉴定第26-28页
     ·基因组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序列测定第28-30页
     ·序列的拼接,标注与分析第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58页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结构第30-38页
     ·蛋白编码基因的组成及密码子的使用偏好第38-43页
     ·tRNA 基因与rRNA 基因第43-49页
     ·基因间隔区与基因重叠区第49-55页
     ·基因排列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单殖吸虫主要类群的起源与进化第59-75页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数据来源第60页
     ·外类群的选择第60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60-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系统发育结果分析第62-69页
     ·寄生扁形动物三大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第69-70页
     ·单殖吸虫是单系起源还是并系起源?第70-72页
     ·寄生扁形动物寄生形式的起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演化模式分析第75-103页
   ·材料与方法第75-76页
     ·数据来源第75页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75-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101页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演化第76-78页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及密码子使用的演化第78-89页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中tRNA 和rRNA 基因的演化第89-93页
     ·线粒体基因组中高变的基因间隔区和保守的基因重叠区第93-95页
     ·单殖吸虫线粒体基因排列的演化第95-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结论与展望第103-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9页
附录第119-12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伏马菌素诱导拟南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莲金属硫蛋白和热激蛋白基因在种子活力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