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第1-5页 |
第一章 21世纪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环境分析 | 第5-11页 |
第一节 21世纪全球的经济和贸易走势对集装箱运输的影响 | 第5-6页 |
一、 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 | 第5页 |
二、 部门内贸易显著增长 | 第5页 |
三、 技术贸易发展迅速 | 第5-6页 |
第二节 21世纪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走势 | 第6-11页 |
一、 国际集装箱市场继续稳步发展 | 第6-7页 |
二、 班轮联盟实力提高,竞争格局出现新变化 | 第7页 |
三、 运价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 第7-8页 |
四、 国际集装箱运输进入综合物流时代 | 第8页 |
五、 班轮市场进入运力增长高峰期 | 第8页 |
六、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 第8-9页 |
七、 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第9页 |
八、 世界集装箱运输航线枢纽港的地位日益突出 | 第9页 |
九、 世界主要航线走势良好 | 第9-11页 |
第二章 21世纪我国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分析 | 第11-13页 |
二、 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本量利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将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 第14-16页 |
一、 贸易重心的转移和集装箱货物运输量的增加 | 第14-15页 |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管理的进步 | 第15-16页 |
三、 竞争条件的改善 | 第16页 |
第三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将面临的激烈竞争 | 第16-20页 |
一、 境外中转量的竞争 | 第16-18页 |
二、 运量的竞争 | 第18-19页 |
三、 人才的竞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概述 | 第20-21页 |
一、 竞争力的含义 | 第20页 |
二、 集装箱航运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20页 |
三、 集装箱航运竞争力的综合表现 | 第20页 |
四、 集装箱航运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21-23页 |
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优势 | 第21-22页 |
二、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劣势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际集装箱经营的竞争性战略 | 第23-30页 |
一、 国际经营战略—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 第23-25页 |
二、 企业发展战略—综合物流服务 | 第25-28页 |
三、 国际营销战略—全球营销一体化和区域性垄断的形成 | 第28页 |
四、 集装箱港口的经营战略—民营化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经营战略研究 | 第30-45页 |
第一节 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 第30-32页 |
一、 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 | 第30页 |
二、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 第30-31页 |
三、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选择的依据 | 第31-32页 |
四、 集装箱运输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的措施 | 第32页 |
第二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业转化 | 第32-35页 |
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化的可选方式 | 第33-34页 |
二、 政府的作用与应采取的策略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战略 | 第35-41页 |
一、 我国港口由支线喂给港向国际枢纽港转变的基础 | 第36-37页 |
二、 枢纽港应具备的条件 | 第37页 |
三、 我国沿海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研究 | 第37-41页 |
第四节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的政策支持——集装箱运输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 第41-45页 |
一、 采取必要措施,扶植本国航运业 | 第41-42页 |
二、 加强航运业管理,提高运输质量 | 第42页 |
三、 引导并促进集装箱运输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国际战略联盟 | 第42-43页 |
四、 建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 第43-45页 |
结 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