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财政运行的基本内涵 | 第1-12页 |
(一) 财政和财政运行 | 第7-9页 |
1. 财政和财政运行 | 第7页 |
2. 财政的主要特征 | 第7-9页 |
(二) 财政运行的法治化 | 第9-12页 |
1. 法治在政治经济中的作用 | 第9-11页 |
2. 财政运行的法治化 | 第11-12页 |
二、 西方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历史形成和现实 | 第12-23页 |
(一) 西方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历史形成 | 第12-16页 |
1. 财政需要与自治城市 | 第12-14页 |
2. 议会与国王征税权 | 第14-15页 |
3. 财政民主化和法治化 | 第15-16页 |
(二) 法治化财政的现实运行及其特点 | 第16-23页 |
1. 财政的立宪性 | 第16-17页 |
2. 议会与民主财政 | 第17-19页 |
3. 法律体系与财政行为约束 | 第19页 |
4. 司法监督与财政管理 | 第19-23页 |
三、 中国财政运行的历史沿革 | 第23-29页 |
(一) 中国封建社会财政运行的特点 | 第23-24页 |
1. “集权中放权”模式 | 第23页 |
2. “非规范财政收支”模式 | 第23-24页 |
(二) 新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特点 | 第24-25页 |
1. “社会大工厂”模式 | 第24页 |
2. 财政职能极大化 | 第24页 |
3. 中央财政替代地方财政 | 第24页 |
4. 计划者秩序替代法治秩序 | 第24-25页 |
(三)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财政运行的特点 | 第25-29页 |
1. 费大于税 | 第25-26页 |
2. 财政腐败 | 第26-27页 |
3. 财政法治化趋势明显 | 第27-29页 |
四、 对我国财政运行法治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第29-33页 |
(一) 提高财政立法层次 | 第29页 |
(二) 加强全国人大对中央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强化政府预算硬约束 | 第29-30页 |
(三) 贯彻税收立法主义 | 第30-31页 |
(四) 完善财政法律体系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