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一般理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6-8页 |
一、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 | 第6页 |
二、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6-8页 |
三、 小结 | 第8页 |
第二节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8-10页 |
第二章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构成要件之检讨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种类债权之代位权 | 第10-19页 |
一、 须债务人已陷于无资力要件 | 第10页 |
二、 须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要件 | 第10-14页 |
三、 须债务已届清偿期或陷于迟延要件 | 第14-19页 |
四、 小结 | 第19页 |
第二节 特定物债权之代位权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保存行为之代位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就债务人对第三人权利的强制执行制度--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替代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价值之检讨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就债务人对第三人权利的强制执行制度概述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债权人就债务人对第三人权利的强制执行 | 第24-32页 |
一、 对金钱债权的强制执行 | 第24-30页 |
二、 关于物之交付请求权的强制执行 | 第30页 |
三、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较强制执行程序简便?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法上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及其检讨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法上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规范体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与传统民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比较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 | 第35-40页 |
一、 债务人的诉讼地位如何安排? | 第35-37页 |
二、 债权产生支配权? | 第37-38页 |
三、 强制执行制度之完善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