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变换分析法的理论阐述 | 第1-12页 |
一、 变换分析法的产生、发展及概念的界定 | 第5-9页 |
1.1 海里斯的变换理论 | 第5-6页 |
1.2 海里斯、乔姆斯基与吕叔湘三者的转换 | 第6-8页 |
1.2.1 乔姆斯基的“转换”理论 | 第6-7页 |
1.2.2 吕叔湘先生的“转换”概念 | 第7页 |
1.2.3 海里斯、乔姆斯基、吕叔湘三者的比较 | 第7-8页 |
1.3 朱德熙将变换理论引入汉语研究 | 第8页 |
1.4 系统变换理论的形成及变换分析法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二、 变换分析法产生的基础和工作原理 | 第9-1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2.2 现实基础 | 第10-11页 |
2.2.1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句法同义与句法多义的现象 | 第10页 |
2.2.2 变换分析法的运用,是语言研究的需要 | 第10-11页 |
2.3 变换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变换分析法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34页 |
一、 分化歧义句式 | 第12页 |
二、 给相关句式分类定性 | 第12-13页 |
三、 解决汉语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推进语言研究的新进展 | 第13-34页 |
3.1 “的”字新论 | 第13-20页 |
3.2 关于动词后面的动量、时量词的定性问题 | 第20-26页 |
3.3 单句和复句的划界问题 | 第26-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