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7-8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 | 第8-9页 |
第四节 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公民新闻兴起、界定及发展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公民新闻的兴起背景 | 第10-11页 |
(一)网络技术的进步 | 第10页 |
(二)民众的信息需求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公民新闻的相关观点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公民新闻的相近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公民新闻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公民新闻 | 第14-17页 |
(一)传播主体广泛 | 第14页 |
(二)新闻内容丰富 | 第14-15页 |
(三)表达方式自由 | 第15-16页 |
(四)发布渠道多样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微博中的公民新闻 | 第17-33页 |
第一节 微博客的内涵及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一)微博客的内涵 | 第17页 |
(二)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微博客与公民新闻的结合 | 第19-21页 |
(一)微博本身特性提供良好的平台 | 第20页 |
(二)微博使用者的人际传播与使用满足 | 第20-21页 |
(三)公民新闻内涵的本质要求 | 第21页 |
第三节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的类型------以新浪微博中的公民新闻事件为例 | 第21-27页 |
(一)社会公众主动报道的公民新闻 | 第22-26页 |
(二)大众媒介引导产生的公民新闻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微博公民新闻的传播过程------以钱云会死亡事件为例 | 第27-30页 |
(一)信息来源者获取消息,发布相关新闻 | 第27-28页 |
(二)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作用,病毒式传播推动 | 第28-29页 |
(三)传统媒体参与报道,深入挖掘新闻事实 | 第29页 |
(四)微博平台信息庞杂,公众焦点发生转移 | 第29-30页 |
第五节 微博公民新闻的特点 | 第30-33页 |
(一)新闻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大众化 | 第30-31页 |
(二)新闻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即时性 | 第31-32页 |
(三)新闻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立体化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微博公民新闻的积极功能与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微博公民新闻的积极功能 | 第33-35页 |
(一)进一步改变了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 | 第33页 |
(二)更大程度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 | 第33-34页 |
(三)更充分地建构了社会公共的话语空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微博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新闻内容虚假 | 第35-36页 |
(二)新闻深度缺失 | 第36页 |
(三)网络暴力滋生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微博公民新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7-40页 |
(一)针对信息内容,增强新闻辨识力度 | 第37-38页 |
(二)与传统媒体合作,提升公民新闻深度 | 第38页 |
(三)加强媒介素养,提高公民记者水平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