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2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三、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一) 班级管理 | 第14-15页 |
(二) 班主任 | 第15-16页 |
(三) 学生观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现状 | 第17-25页 |
(一) 有关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二) 有关班主任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三) 有关学生观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五、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25-27页 |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学生观的认识 | 第27-46页 |
第一节 教师的学生观 | 第27-31页 |
一、学生是主动的人 | 第27-28页 |
(一) 学生具有生命主动的意识 | 第27-28页 |
(二) 学生具有主动表达的能力 | 第28页 |
二、学生是发展着的人 | 第28-30页 |
(一) 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 | 第29页 |
(二) 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 | 第29-30页 |
(三) 学生存在发展的障碍 | 第30页 |
三、学生是独特的人 | 第30-31页 |
(一) 尊重差异性,保护个性 | 第30-31页 |
(二) 研究差异性,释放个性 | 第31页 |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涵 | 第31-37页 |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 | 第31-34页 |
(一) 育人 | 第32-33页 |
(二) 班级管理 | 第33-34页 |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特点 | 第34-37页 |
(一) 工作对象为小学生 | 第34-35页 |
(二) 工作的内容全面而繁琐 | 第35-36页 |
(三) 工作的途径以活动为主 | 第36页 |
(四) 工作的影响程度深入学生精神领域 | 第36页 |
(五) 工作的价值在于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小学班主任的学生观 | 第37-46页 |
一、基于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学生观 | 第38-43页 |
(一) 小学生的天性是儿童,要充分尊重学生 | 第38-39页 |
(二) 学生有主动交流的需要,要积极地与学生对话沟通 | 第39-41页 |
(三) 自控能力不足,要对学生有耐心 | 第41页 |
(四) 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 第41-42页 |
(五) 有巨大潜能,要充分信任学生 | 第42-43页 |
(六) 发展不平衡,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 第43页 |
二、基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学生观 | 第43-46页 |
(一) 从班级管理的目的来看 | 第43-44页 |
(二) 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来看 | 第44-46页 |
第二章 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观的现状 | 第46-62页 |
第一节 调查的实施 | 第46页 |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 | 第46-62页 |
一、班主任学生观的理论现状 | 第47-54页 |
(一) 班主任对学生观的总体认识多数还停留在表面 | 第47-50页 |
(二) 对学生观具体内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 第50-51页 |
(三) 班主任个体的学生观内涵各有侧重 | 第51-53页 |
(四) 班主任群体内部存在差异 | 第53-54页 |
二、班主任学生观的实践现状 | 第54-62页 |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 第54-55页 |
(二) 忽视学生的主体人格,对学生的尊重不够 | 第55-56页 |
(三) 忽视学生的发展潜能,缺乏对学生能力的信任 | 第56页 |
(四) 忽视学生独特性,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 第56-57页 |
(五) 忽视学生的发展差异,缺乏平等公正的态度 | 第57-62页 |
第三章 当前小学班主任学生观的变革 | 第62-77页 |
第一节 影响班主任学生观的因素 | 第62-69页 |
一、内在因素 | 第62-66页 |
(一) 班主任的专业理想 | 第62页 |
(二) 班主任的理论基础 | 第62-64页 |
(三) 班主任的实践经验 | 第64-65页 |
(四) 班主任的自我学习能力 | 第65-66页 |
二、外在因素 | 第66-69页 |
(一) 从社会角度来看 | 第66-67页 |
(二) 从学校角度来看 | 第67-68页 |
(三) 从家长角度来看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学生观变革的建议 | 第69-77页 |
一、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的班主任教育体系 | 第69-71页 |
(一) 变革班主任的职前教育 | 第69-70页 |
(二) 完善班主任的在职教育 | 第70-71页 |
二、学校层面:促进学校整体转型 | 第71-72页 |
(一) 完善学校各项制度 | 第71-72页 |
(二) 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 | 第72页 |
三、班主任层面: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 第72-75页 |
(一) 树立正确认识 | 第72-73页 |
(二) 提高理论水平 | 第73页 |
(三)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 第73-74页 |
(四) 提高研究学生能力 | 第74-75页 |
四、社会层面:获得家庭、社区的支持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后记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