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4-25页 |
一、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 | 第14-19页 |
(一) 公众的科学素养 | 第14-16页 |
(二) 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学生科学素养 | 第16页 |
(三) 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6-17页 |
(四) 生物实验与生物科学素养关系 | 第17-18页 |
(五) 生物拓展性实验 | 第18-19页 |
二、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概述 | 第19-25页 |
(一) 行动研究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二) 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 第20页 |
(三) 行动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四)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 第22-23页 |
(五) 教育行动研究注意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生物拓展性实验的课程建设方案 | 第25-44页 |
一、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目标 | 第25-33页 |
(一)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知识目标 | 第25-26页 |
(二)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能力目标 | 第26-31页 |
(三)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第31-33页 |
二、生物拓展性实验内容设计 | 第33-39页 |
(一) 生物拓展性实验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二) 生物拓展性实验设计依据 | 第34-36页 |
(三) 生物拓展性实验设计方法 | 第36-39页 |
三、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 第39-40页 |
(一)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时间 | 第39-40页 |
(二)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对象 | 第40页 |
(三)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过程 | 第40页 |
四、生物拓展实验学生评价方案 | 第40-44页 |
(一) 评价类型 | 第41页 |
(二) 评价主体 | 第41-42页 |
(三) 评价内容 | 第42页 |
(四) 评价步骤 | 第42-43页 |
(五) 对评价体系的评价 | 第43-44页 |
第三部分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实践行动 | 第44-74页 |
一、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 第44-59页 |
(一) 学生生物实验兴趣培养策略 | 第44-46页 |
(二) 生物拓展性实验开展的渐进策略 | 第46-48页 |
(三) 生物拓展性实验知识维度教学策略 | 第48页 |
(四) 生物拓展性实验能力维度提高策略 | 第48-53页 |
(五) 生物拓展性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策略 | 第53-59页 |
二、生物拓展性实验学生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 | 第59-64页 |
(一)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测评 | 第59-60页 |
(二) 生物拓展性实验的过程性评价 | 第60-61页 |
(三) 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学生发展性测评表 | 第61-64页 |
三、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估 | 第64-74页 |
(一) 生物科学素养测试卷分析 | 第64-65页 |
(二) 运用t检验分析学生成绩以检验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第65-66页 |
(三) 知识维度发展分析 | 第66-67页 |
(四) 能力维度发展分析 | 第67-70页 |
(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发展分析 | 第70-7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反思 | 第74-78页 |
一、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行动研究结论 | 第74页 |
二、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行动研究反思 | 第74-77页 |
(一) 行动研究过程的反思 | 第74-76页 |
(二) 行动研究结果的反思 | 第76页 |
(三) 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 | 第76页 |
(四) 学生评价方案的反思 | 第76-77页 |
三、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107页 |
附录一、高中生物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前测) | 第78-80页 |
附录二、高中生物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后测) | 第80-82页 |
附录三、生物拓展性实验内容 | 第82-102页 |
附录四、部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 第102-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