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与论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3 程序框图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联系 | 第20-32页 |
·算法及程序框图概述 | 第20-25页 |
·算法概念 | 第20页 |
·算法的一般特征 | 第20-21页 |
·算法的表达形式 | 第21-22页 |
·程序框图及其功能 | 第22-25页 |
·程序框图的设计分析与目标定位 | 第25-27页 |
·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的具体设计分析 | 第25-26页 |
·高中数学程序框图教学的目标定位 | 第26-27页 |
·程序框图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结合点 | 第27-32页 |
·增强逻辑性 | 第27页 |
·揭示过程性 | 第27-28页 |
·体现方法性 | 第28页 |
·具备可操作性 | 第28-30页 |
·培养应用意识与创造性 | 第30-32页 |
4 高中生利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状研究 | 第32-47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2-33页 |
·量化研究 | 第33页 |
·质的研究 | 第33页 |
·研究过程 | 第33-34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实验班、平行班学生利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差异显著 | 第35-37页 |
·男、女生利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差异不显著 | 第37-39页 |
·有兴趣、无兴趣学生利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差异显著 | 第39-41页 |
·学生在学习及探究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还需提高 | 第41页 |
·大部分学生答题时存在理解、转化、构造障碍 | 第41-44页 |
·学生对教师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44-47页 |
5 通过程序框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策略 | 第47-63页 |
·分层教学,注重差异 | 第47-50页 |
·注重实验班、平行班学生的差异 | 第47-49页 |
·兼顾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 | 第49-50页 |
·精选内容,培养兴趣 | 第50-56页 |
·借助教材及教辅中联系实际的例子 | 第50-51页 |
·借助联系学生生活背景的题目 | 第51-53页 |
·借助我国和世界古典文化中的经典案例 | 第53-56页 |
·借助具有物理、生物等背景的题目 | 第56页 |
·创设情境,鼓励探索 | 第56-58页 |
·教法多样,突破难点 | 第58-60页 |
·选题灵活,一例多用 | 第60页 |
·抓住本质,注重反思 | 第60-63页 |
6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A | 第66-67页 |
附录 B | 第67-70页 |
附录 C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