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1 绪论 | 第18-42页 |
·引言 | 第18-21页 |
·监测系统的鲁棒性与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关系 | 第21-26页 |
·监测系统的鲁棒性 | 第21-23页 |
·监测系统的鲁棒性与大停电事故 | 第23-26页 |
·传统在线监测技术及其不足 | 第26-30页 |
·SCADA/EMS系统简介 | 第26-28页 |
·SCADA/EMS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带来的契机 | 第30-34页 |
·广域测量系统简介 | 第30-33页 |
·广域测量系统与SCADA的性能比较 | 第33-34页 |
·基于WAMS/SCADA混合测量的广域安全监测系统及其鲁棒性问题 | 第34-3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8-42页 |
·论文的主体思路 | 第38-39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39-42页 |
2 基于WAMS/SCADA混合测量的电网参数辨识与估计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工程中对参数错误的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将PMU相量引入支路参数辨识与估计 | 第44-46页 |
·PMU测量量的引入 | 第44页 |
·支路两端变量之间的联系 | 第44-46页 |
·基于智能优化的参数辨识与估计 | 第46-50页 |
·基于相对残差的参数错误判断 | 第46-47页 |
·基于测量量误差的参数错误线路辨识 | 第47-48页 |
·基于智能优化的支路参数估计 | 第48-49页 |
·基于智能优化的参数辨识流程 | 第49-50页 |
·算例分析 | 第50-54页 |
·测试算例及PMU配置方案 | 第50-51页 |
·参数辨识与估计仿真实验 | 第51-54页 |
·辨识与估计的计算时间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考虑高风险连锁故障的PMU配置方法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电力系统PMU配置问题 | 第56-57页 |
·电力系统可观性 | 第56页 |
·WAMS系统可观性的计算规则 | 第56-57页 |
·隐性故障模型与连锁故障仿真 | 第57-59页 |
·隐性故障 | 第57-58页 |
·直流潮流模型 | 第58页 |
·连锁故障仿真流程 | 第58-59页 |
·高风险连锁故障 | 第59-60页 |
·风险理论 | 第59页 |
·连锁故障的风险 | 第59-60页 |
·考虑高风险连锁故障的PMU最优配置方法 | 第60-62页 |
·连锁故障导致的系统可观测性缺失问题 | 第60页 |
·考虑高风险连锁故障的最优PMU配置方法 | 第60-61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61-62页 |
·算例分析 | 第62-68页 |
·IEEE39节点系统中的高风险连锁故障 | 第62-64页 |
·连锁故障导致的可观性缺失 | 第64-65页 |
·考虑高风险连锁故障的PMU优化配置 | 第65-66页 |
·几种配置方案在连锁故障下的鲁棒性比较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4 满足多约束条件的PMU配置方法 | 第69-83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多种约束条件及其转化 | 第70-71页 |
·满足多约束条件的PMU配置方法 | 第71-73页 |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PMU最优配置 | 第71-72页 |
·满足多种约束条件的最优PMU配置流程 | 第72-73页 |
·实例分析 | 第73-82页 |
·浙江电网的现状及PMU配置约束条件 | 第73-77页 |
·保证500kV重要环节直接监测的PMU配置 | 第77-79页 |
·保证220kV及以上电网重要环节直接可测的PMU配置 | 第79-81页 |
·分阶段配置PMU的实施方案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基于同步电压相量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83-97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84-91页 |
·基本原理 | 第84-88页 |
·对PMU配置的要求 | 第88-89页 |
·算法实现及流程 | 第89-91页 |
·仿真分析 | 第91-95页 |
·单一故障分析 | 第91-93页 |
·多种类型故障比较与分析 | 第93-94页 |
·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6 基于WAMS/SCADA混合测量的电压相量动态跟踪算法 | 第97-116页 |
·引言 | 第97-98页 |
·WAMS系统可观测性缺失问题 | 第98-99页 |
·电压相量动态跟踪算法 | 第99-106页 |
·基于相邻可观测母线电压的线性组合估计法简介 | 第99-101页 |
·相邻可观测母线电压的线性组合的误差分析 | 第101-103页 |
·电压相量动态跟踪算法 | 第103-106页 |
·算例分析 | 第106-115页 |
·一个母线不可观测的场景 | 第106-108页 |
·两个母线不可观测的场景 | 第108-110页 |
·静态负荷模型构成变化对跟踪精度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电动机动态模型对跟踪精度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7 高鲁棒性广域安全监测系统 | 第116-132页 |
·引言 | 第116-117页 |
·高鲁棒性广域安全监测系统的架构 | 第117-123页 |
·高鲁棒性广域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117-119页 |
·系统组成与架构 | 第119-123页 |
·满足高鲁棒性广域安全监测系统需求的PMU配置 | 第123-127页 |
·各功能模块对PMU配置方案的需求 | 第123-124页 |
·满足高鲁棒性广域安全监测系统需求的最优PMU配置方法 | 第124-126页 |
·配置流程 | 第126-127页 |
·算例分析 | 第127-131页 |
·PMU优化配置过程 | 第127-129页 |
·不同PMU配置方案鲁棒性的比较 | 第129-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全文总结 | 第132-134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附录Ⅰ IEEE9节点测试系统 | 第146-147页 |
附录Ⅱ IEEE39节点测试系统 | 第147-15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51-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