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

提要第1-8页
导言第8-13页
一、马克思自然概念重释的现实必要第13-41页
 1、近代自然概念及其缺陷第13-19页
  (1) 自然概念的演化第13-16页
  (2) 近代自然概念的缺陷第16-19页
 2、生态主义的自然概念及其缺陷第19-27页
  (1) 生态运动的产生与自然概念第19-21页
  (2) 生态主义对近代自然概念的修正第21-23页
  (3) 生态主义自然概念的缺陷第23-27页
 3、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超越第27-41页
  (1) 对近代自然概念的批判第28-30页
  (2) 对生态主义自然概念的批判第30-33页
  (3)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内涵与批判实质第33-41页
二、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生态意蕴维度第41-57页
 1、生态意蕴自然概念的存在根据第41-46页
  (1) 马克思自然概念与生态学的内在联系第41-44页
  (2) 自然历史与生态学第44-46页
 2、生态意蕴自然概念的具体阐释第46-57页
  (1) 生态意蕴自然概念的理论来源第46-51页
  (2) 人对自然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第51-57页
三、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生产劳动论维度第57-79页
 1、人与自然的中介第57-66页
  (1)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第57-59页
  (2) 人与自然的再生产关系第59-62页
  (3) 人与自然关系在劳动中的形成第62-66页
 2、人化自然的异化第66-79页
  (1) 自然与人类的异化第66-68页
  (2) 人化自然异化的表现第68-72页
  (3) 人化自然异化的根源第72-79页
四、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第79-99页
 1、自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第80-88页
  (1) 自然被社会所中介第80-82页
  (2) 社会被自然所中介第82-85页
  (3) “社会是人同自然”的“本质的统一”第85-88页
 2、人与自然关系在历史中的形成第88-99页
  (1) 自然的历史第88-90页
  (2) 历史的自然第90-92页
  (3) 自然与历史的统一第92-99页
五、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维度第99-117页
 1、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第99-108页
  (1) “直观感性对象”的祛魅第99-102页
  (2) 从“直观感性对象”到“感性对象性活动”第102-106页
  (3) 人与自然实践的统一第106-108页
 2、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境域第108-117页
  (1) 实践生存论转向第108-110页
  (2) 对传统生存论的超越第110-112页
  (3) 生成自然代替现成自然第112-117页
六、马克思自然概念与“改变世界”的实践第117-139页
 1、对“绿色乌托邦”的前提性批判第117-123页
  (1) 生态主义的政治维度第117-119页
  (2) 从“绿色乌托邦”到“现实运动”第119-123页
 2、“自然的全面复活”第123-139页
  (1) 支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第123-127页
  (2) “历史之谜的解答”第127-139页
结语第139-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8-159页
论文摘要第159-163页
Abstract第163-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以D市C村为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