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

 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1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三、学术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四、基本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6-19页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新性成果第19-21页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理论分析第21-51页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和社会整合功能第21-35页
 二、意识形态认同、以人为本与社会整合的内涵第35-41页
 三、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及途经第41-42页
 四、寻求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任务第42-45页
 五、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寻求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途经第45-51页
第三章 社会整合视阈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第51-94页
 一、毛泽东思想开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纪元第52-58页
 二、邓小平理论推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境界第58-64页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新阶段第64-82页
 四、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新举措第82-94页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制约因素分析第94-101页
 一、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博弈第96-97页
 二、西方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思潮的渗透第97-98页
 三、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需亟待提高第98-101页
第五章 社会整合视阈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第101-134页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101-111页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111-124页
 三、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第124-127页
 四、关注人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整合过程中寻求意识形态认同的归着点第127-132页
 五、社会整合视阈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教训第132-134页
第六章 社会整合视阈下新时期坚持和推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选择第134-168页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第134-139页
 二、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第139-161页
 三、培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第161-168页
结束语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0-181页
中文摘要第181-184页
Abstract第184-187页
后记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
下一篇: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