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背景和选题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结构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行业协会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35页 |
·行业协会定义的不同表述 | 第19-22页 |
·国外学者对行业协会定义的表述 | 第19页 |
·我国学者对行业协会定义的表述 | 第19-20页 |
·与行业协会定义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20-22页 |
·关于行业协会性质及其特点的相关研究 | 第22-27页 |
·行业协会性质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行业协会特征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国内外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 第27-31页 |
·水平模式和垂直模式 | 第27-28页 |
·内生模式和外生模式 | 第28-29页 |
·德日模式和美英模式 | 第29页 |
·我国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的探讨 | 第29-31页 |
·我国行业协会演变的历史变迁 | 第31-34页 |
·新中国成立前的行业协会状况 | 第31-32页 |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行业协会状况 | 第32页 |
·改革开放后的行业协会的复兴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理论基础及类型化研究 | 第35-56页 |
·行业协会功能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35-49页 |
·外国行业协会功能概况 | 第35-38页 |
·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研究综述 | 第38-47页 |
·对行业协会功能的全面认识 | 第47-49页 |
·行业协会本质功能—调节功能的实然性分析 | 第49-52页 |
·行业自律功能 | 第50-51页 |
·宏观性功能 | 第51-52页 |
·行业协会在WTO体制下功能的实然性分析 | 第52-55页 |
·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功能 | 第53-54页 |
·帮助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功能 | 第54-55页 |
·反倾销功能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若干研究 | 第56-81页 |
·建立预警机制 | 第56-60页 |
·参与企业建立预警机制 | 第57-58页 |
·参与协助政府建立预警机制 | 第58-59页 |
·行业协会建立自己的预警机制 | 第59-60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前的协调功能 | 第60-62页 |
·价格协调 | 第60-61页 |
·其他协调 | 第61-62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申诉中的功能 | 第62-71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发挥功能博弈分析 | 第62-68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申请方面的功能 | 第68-71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案件中的游说和谈判功能 | 第71-73页 |
·游说功能 | 第71-72页 |
·谈判功能 | 第72-73页 |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后的功能 | 第73-76页 |
·复审 | 第73-75页 |
·司法救济 | 第75页 |
·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75-76页 |
·从温州打火机案看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之体现 | 第76-80页 |
·案情 | 第76-77页 |
·行业协会功能体现 | 第77-78页 |
·该案的几点启示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行业协会调节功能之型构 | 第81-103页 |
·行业协会调节功能的理论基础 | 第81-83页 |
·行业协会调节功能的构成内容 | 第83-88页 |
·行业协会内部调节权(自治权) | 第84-86页 |
·行业协会外部调节权(建议权) | 第86页 |
·内部调节权和外部调节权的区别 | 第86-88页 |
·行业协会调节与国家调节、市场调节的几点思考 | 第88-95页 |
·三者关注的利益不同 | 第88-92页 |
·三者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同 | 第92-94页 |
·三者在国际调节产生后的表现不同 | 第94-95页 |
·行业协会调节功能运行环节之分析 | 第95-102页 |
·行业协会规章 | 第95-96页 |
·行业协会的标准化工作 | 第96-99页 |
·行业协会调解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行业协会功能实现的过程及其机理 | 第103-113页 |
·行业协会信息过程的机理 | 第103-106页 |
·信息平台和管理 | 第103-104页 |
·信息的提供 | 第104-106页 |
·行业协会协调过程的机理 | 第106-108页 |
·信息过程和协调过程的联系 | 第108-109页 |
·行业协会调节功能实现过程和调节权的关系 | 第109-112页 |
·实现过程和调节权是程序和实体的关系 | 第109-110页 |
·行业协会功能实现过程和行业协会调节权是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强化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的思考 | 第113-130页 |
·影响我国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113-117页 |
·宏观环境方面的问题 | 第113-115页 |
·行业协会自身方面的问题 | 第115-117页 |
·加强行业协会自律功能的对策性探讨 | 第117-121页 |
·要深化认识行业协会功能良好发挥的独特价值 | 第118-119页 |
·要确立行业协会与政府的正确关系 | 第119-120页 |
·行业协会与政府要产生协同效应 | 第120-121页 |
·强化我国行业协会的机制建设的若干构想 | 第121-124页 |
·整合各类重复的行业协会 | 第121-122页 |
·完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 | 第122-124页 |
·构建我国行业协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设想 | 第124-126页 |
·构建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 | 第125-126页 |
·建立行业协会人员职格证书制度 | 第126页 |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第126页 |
·建立和健全我国行业协会法律体系的建议 | 第126-129页 |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体系现状 | 第126-127页 |
·建立和健全我国行业协会法律体系及其步骤 | 第127-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结论 | 第130-13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2页 |
·不足 | 第132页 |
·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