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导电材料及其制品论文

反应合成银氧化锡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电触头概述第10-11页
   ·电触头材料第11-13页
   ·银氧化锡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触头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第15-17页
     ·表面状况和接触电阻第15-16页
     ·耐电弧侵蚀和低的材料转移能力第16页
     ·抗熔焊性第16-17页
     ·电弧运动特性第17页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第17-18页
   ·分子动力学(MD)第18-20页
     ·分子动力学方法简介第18页
     ·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第18-19页
     ·分子动力学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0-21页
     ·课题来源第20-21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1页
   ·本章小节第21-22页
第二章 电弧侵蚀机理模型第22-31页
   ·电弧理论的发展第22-23页
   ·触头的材料转移第23-24页
   ·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第24-25页
   ·电弧侵蚀机理模型第25-30页
     ·金属熔桥模型第25-27页
     ·离子束冲击、喷溅模型第27-28页
     ·PSD模型(Particle Sputtering and Deposition模型)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实验第31-35页
   ·实验设计第31-33页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32页
     ·电接触实验第32-33页
   ·实验及分析测试所需设备第33-34页
     ·电接触实验所需设备第33-34页
     ·对材料进行分析、测试所需设备第34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第34页
   ·本章小节第34-35页
第四章 AgSnO_2的电接触性能研究第35-55页
   ·AgSnO_2材料转移第35-41页
     ·材料变形量对材料转移的影响第35-38页
     ·电压、电流条件对材料转移的影响第38-39页
     ·开、闭频率对材料转移的影响第39-41页
   ·AgSnO_2材料的电弧侵蚀形貌第41-47页
     ·AgSnO_2发生阳极转移后的电弧侵蚀形貌第41-43页
     ·AgSnO_2发生阴极转移后的触点表面侵蚀形貌第43-46页
     ·小电压下银氧化锡材料的侵蚀形貌第46-47页
   ·能谱分析第47-50页
   ·电弧特性分析第50-52页
     ·电弧的伏安特性第50-51页
     ·电弧的功率特性第51-52页
   ·反应合成AgSnO_2材料的抗熔焊性能第52-53页
   ·本章小节第53-55页
第五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Ag熔池中SnO_2的行为第55-70页
   ·引言第55-56页
   ·物质的势函数第56-58页
     ·势函数的分类第56-57页
     ·原子嵌入势(EAM)第57-58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分析方法第58-60页
     ·输运系数第58-59页
     ·两体分布函数第59页
     ·均方位移(MSD)第59-60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AgSnO_2熔池行为第60-63页
     ·模拟软件的选择第60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设定计算条件并对模型进行计算第62-63页
   ·分子动力学计算AgSnO_2熔池行为的模拟结果第63-68页
     ·Ag(液)+SnO_2(固)模型的计算结果第63-65页
     ·Ag(气)+SnO_2(发生分解)模型的计算结果第65-68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AgSnO_2熔池行为的结论第68页
   ·本章小节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动词PID控制器在直线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建模及其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