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多机器人远程监测与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9-13页
     ·国外研究情况第9-11页
     ·国内研究情况第11-13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多机器人远程监测与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第16-24页
   ·引言第16页
   ·体系结构第16-20页
     ·控制方式第16-18页
     ·交互监控层第18页
     ·协调规划层第18-19页
     ·行为控制层第19页
     ·伺服驱动层第19-20页
   ·硬件平台的构建第20-24页
     ·机器人子系统第21-22页
     ·外部监测子系统第22页
     ·通信子系统第22-23页
     ·机器人服务器第23页
     ·远程监控终端第23-24页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多机器人远程监测与协调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开发第24-43页
   ·引言第24页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数据传输第24-26页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第24-25页
     ·TCP/IP应用程序工作模型第25-26页
     ·套接口编程原理第26页
   ·通信功能编程方法第26-29页
     ·CSocket类第26-28页
     ·CSocket的编程步骤第28-29页
   ·软件的实现第29-39页
     ·数据的传输流程第29-30页
     ·客户端软件开发第30-34页
     ·三自由度固定基座式机器人服务器软件开发第34-36页
     ·六自由度导轨式移动机器人服务器软件开发第36-39页
   ·控制指令的格式第39-41页
   ·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第41-42页
   ·时延控制策略第42-43页
第四章 视频监控功能的实现第43-50页
   ·视频监控功能的结构第43页
   ·技术方案第43-47页
     ·DirectShow架构技术第43-45页
     ·MPEG-4编码技术第45-46页
     ·视频数据流传输方案第46-47页
   ·网络视频流传输的实现第47-49页
     ·DirectShow RTP软件包第47页
     ·软件实现第47-49页
   ·实验验证第49-50页
第五章 双机器人协作运动学建模与远程协调控制第50-60页
   ·坐标系的建立第50-51页
   ·运动学分析第51-55页
     ·连杆参数第51-52页
     ·连杆变换矩阵第52-53页
     ·机器人操作臂末端变换矩阵第53-55页
   ·双臂协调工作空间逆运动学第55-57页
     ·三自由度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55-56页
     ·六自由度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56-57页
   ·双机器人协调位置控制实验第57-60页
     ·多机器人协作第57-58页
     ·实验描述第58-59页
     ·实验结果第59-60页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视频采集及安全传输系统
下一篇:基于无线网络的测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