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过敏性反应 | 第12-18页 |
·过敏性反应概述 | 第12-15页 |
·过敏反应的治疗 | 第15-18页 |
·免疫球蛋白E(IgE)及其受体 | 第18-22页 |
·免疫球蛋白E(IgE) | 第18-19页 |
·人类IgE受体FcεR | 第19-20页 |
·免疫球蛋白E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 | 第20-22页 |
·包涵体的复性 | 第22-26页 |
·包涵体的概述 | 第22-23页 |
·蛋白质复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包涵体复性的常用方法 | 第25-26页 |
·论文的研究基础、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 重组蛋白FcεRIα-D2的原核表达 | 第27-50页 |
·绪论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目的基因合成 | 第29-30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0-33页 |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及目的片段转化 | 第33页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检测 | 第33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 第33-34页 |
·SDS-PAGE | 第3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49页 |
·重组质粒pET28a-FcεRlα-D2的构建、筛选及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4-36页 |
·重组质粒pET23a-FcεRIα-D2的构建、筛选及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6-39页 |
·重组质粒pCW-ori-FcεRIα-D2的构建、筛选及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9-42页 |
·重组质粒pFLAG-ATS-FcεRIα-D2的构建、筛选及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42-44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第44-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3 重组蛋白FcεRIα-D2复性、分离纯化及其对IgE的选择吸附能力研究 | 第50-72页 |
·绪论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3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51-52页 |
·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60页 |
·包涵体的提取、初步纯化及变性 | 第53页 |
·重组蛋白的透析复性及纯化 | 第53-55页 |
·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复性并纯化重组蛋白 | 第55页 |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第55页 |
·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 第55-57页 |
·合成过程中化学基团的测定 | 第57-58页 |
·重组蛋白的性质检测 | 第58-60页 |
·静态吸附测复性后重组蛋白对IgE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 第6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包涵体的提取及初步纯化 | 第60-61页 |
·重组蛋白的透析复性及纯化 | 第61-63页 |
·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复性纯化重组蛋白 | 第63-64页 |
·BCA法测定总蛋白含量 | 第64-65页 |
·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 第65-66页 |
·两种复性蛋白的方法所得蛋白性能比较 | 第66页 |
·重组蛋白的性质检测 | 第66-69页 |
·重组蛋白FcεRIα-D2对人IgE的选择吸附能力评价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