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抗体与抗体相关疾病 | 第13-17页 |
·抗体分子的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抗体分子的功能 | 第14-15页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第15-16页 |
·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涉及的相关自身抗体 | 第16-17页 |
·IgG_3类疾病 | 第17页 |
·血液净化 | 第17-22页 |
·血液净化概述 | 第18-19页 |
·血液净化吸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 第19页 |
·血液净化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临床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液净化吸附剂 | 第20-22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 第22-2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第22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 | 第22-23页 |
·SPA的免疫学应用 | 第23页 |
·SPA吸附柱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 第23-28页 |
·链球菌蛋白G | 第28-29页 |
·链球菌 | 第28页 |
·链球菌蛋白G(SPG) | 第28-29页 |
·SPG的免疫学应用 | 第29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2 融合蛋白AG载体的构建、筛选与表达 | 第30-47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蛋白A基因(spa)的PCR扩增 | 第32-33页 |
·蛋白G基因(spg)的PCR扩增 | 第33页 |
·spa和spg基因的回收纯化 | 第33-34页 |
·spa和spg基因连接T载体 | 第34页 |
·目的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 第34页 |
·spa和spg的双酶切验证 | 第34页 |
·spa和spg的PCR验证 | 第34-35页 |
·spa和spg的双酶切及连接 | 第35-36页 |
·感受态大肠杆菌(E.coli BL21)的制备及目的片段转化 | 第36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亲和活性检测 | 第36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6页 |
·CPAG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蛋白A基因(spa)和蛋白G基因(spg)的PCR扩增 | 第37-38页 |
·spa和spg的双酶切验证 | 第38-39页 |
·spa和spg的PCR鉴定 | 第39-40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40页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40-41页 |
·序列测定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融合蛋白对IgG的亲和活性检测结果 | 第43页 |
·不同IPTG浓度对CPAG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IPTG加入时间对CPAG表达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IPTG诱导时间对CPAG表达量的影响 | 第45页 |
·IPTG加入时间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3 融合蛋白AG的大规模培养与分离纯化 | 第47-65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7-4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7-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不同微量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生长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pH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50页 |
·不同pH对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0页 |
·热沉淀法 | 第50页 |
·聚乙烯亚胺沉淀法 | 第50页 |
·IgG-Fc亲和层析吸附材料的合成 | 第50-51页 |
·DEAE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CPAG | 第51-52页 |
·亲和层析联用纯化CPAG | 第52-53页 |
·融合蛋白AG分子量的测定 | 第53页 |
·融合蛋白AG纯度的测定 | 第5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不同微量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生长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pH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pH对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热沉淀 | 第56-57页 |
·聚乙烯亚胺沉淀 | 第57-58页 |
·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CPAG | 第58-59页 |
·IgG-Fc亲和层析吸附材料的合成 | 第59-61页 |
·离子交换-亲和层析联用纯化CPAG | 第61页 |
·CPAG的纯度以及回收率 | 第61-63页 |
·CPAG的分子量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4 融合蛋白AG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5-75页 |
·引言 | 第65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5页 |
·主要仪器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不同密度的CPAG吸附剂的合成 | 第66-67页 |
·动态吸附测定不同吸附剂对血清中IgG的吸附效果 | 第67页 |
·CPAG吸附剂对人IgG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67页 |
·不同吸附剂对血清组分的吸附效果比较 | 第67-68页 |
·不同密度的CPAG吸附剂对抗体以及自身抗体的去除效果研究 | 第68页 |
·CPAG吸附剂对不同个体的自身抗体(RF、ANA)去除效果评价 | 第68页 |
·实验结果 | 第68-73页 |
·不同吸附剂对血清中IgG的吸附效果 | 第68-69页 |
·CPAG吸附剂对人IgG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69-70页 |
·CPAG吸附剂与蛋白A吸附剂对血清组分的吸附比较 | 第70-71页 |
·不同密度的CPAG吸附剂对IgG_3和IgG的去除效果 | 第71页 |
·不同密度的CPAG吸附剂对自身抗体的去除能力 | 第71-72页 |
·CPAG吸附剂对不同个体的自身抗体(RF、ANA)去除效果评价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