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人体免疫系统 | 第9页 |
·机体免疫应答 | 第9-10页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第10-13页 |
·MHC分子 | 第10页 |
·抗原提呈过程 | 第10-13页 |
·研究现况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 第15页 |
·定量构效关系 | 第15页 |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 第15页 |
·抗原肽-MHC Ⅱ类分子结合亲和力的定量构效关系预测模型 | 第15-20页 |
·样本数据集的获取 | 第20-22页 |
3 交叉验证的固定点算法 | 第22-40页 |
·负熵对非高斯程度的度量 | 第23-26页 |
·熵 | 第23-24页 |
·负熵 | 第24页 |
·非高斯程度的度量 | 第24-26页 |
·采用负熵的固定点算法 | 第26-28页 |
·球化 | 第28-33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8-33页 |
·数据的球化 | 第33页 |
·正交变换 | 第33-35页 |
·回归模型的求解 | 第35页 |
·CV-Fast ICA算法 | 第35-40页 |
·交叉验证 | 第35-36页 |
·子序列选择规则 | 第36-37页 |
·结合亲和力的预测 | 第37-38页 |
·算法实现过程 | 第38-40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预测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40页 |
·计算结果 | 第40-45页 |
·预测模型评估结果 | 第40-42页 |
·权重系数 | 第42-44页 |
·与抗原肽“非键接触”的HLA DRB1*0101分子氨基酸 | 第44-45页 |
·结果讨论 | 第45-50页 |
·对本文结果的讨论 | 第45页 |
·本文模型的特异性分析 | 第45-47页 |
·与其他数据的比较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A 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三对角化矩阵分解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