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一) 体育教师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 第10页 |
(二) 时代的呼唤 | 第10页 |
(三) 体育教师队伍需要积极向上的教学动机 | 第10-11页 |
(四) 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需要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 教学动机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二) 有关教学动机的现状研究 | 第12-14页 |
(三) 教育方式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四) 教学动机与教育方式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五) 体育教师教学动机和教育方式的研究 | 第17-18页 |
三.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第18-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动机和教育方式问卷的编制 | 第20-32页 |
第一节 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方式因素结构的构建 | 第20-22页 |
一.被试 | 第20页 |
二.研究程序 | 第20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方式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22-24页 |
一.被试 | 第22页 |
二.研究程序 | 第22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4-30页 |
一.被试 | 第24-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第四节结论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吉林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动机和教育方式的特点研究 | 第32-58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32-34页 |
一.被试 | 第32-34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3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4-54页 |
一.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学动机总体情况分析 | 第34-36页 |
二.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学动机个人背景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36-54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54-58页 |
第三章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动机和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 第58-6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5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58页 |
一.被试 | 第58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5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一.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动机与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二.讨论 | 第59-60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2-66页 |
一.总结论 | 第62-66页 |
附录1 | 第66-70页 |
附录2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索引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