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问题分析 | 第14-20页 |
(一)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 第14-17页 |
1. 高校贫困生的内涵 | 第14页 |
2. 高校贫困生界定的判断依据 | 第14-17页 |
(二) 高校贫困生的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1. 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压力大 | 第17-18页 |
2. 学习压力大,综合素质发展欠缺 | 第18页 |
3. 心理问题较多 | 第18-20页 |
二、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一) 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20-21页 |
(二) 高校贫困生主体意识提升的需要 | 第21页 |
(三) 高校贫困生顺利社会化的需要 | 第21-22页 |
(四) 家庭、学校、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 第22-23页 |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一)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1.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力度有待增强 | 第23页 |
2. 高校贫困生的人格自立问题关注度有待提升 | 第23-24页 |
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手段有待改进 | 第24页 |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有待提高 | 第24-26页 |
(二)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1. 根本原因:对高校贫困生的认识不够深刻 | 第26-27页 |
2. 主要原因:对高校贫困生教育体制、机制、方法的实践探索不够 | 第27-28页 |
3. 重要原因:对高校贫困生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 | 第28-29页 |
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29-45页 |
(一) 树立崭新观念 | 第29-31页 |
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 第29-30页 |
2. 加大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 第30页 |
3. 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 | 第30-31页 |
(二) 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31-37页 |
1. 理论教育法 | 第31-32页 |
2. 实践锻炼法 | 第32-34页 |
3. 自我教育法 | 第34页 |
4. 心理咨询法 | 第34-36页 |
5. 定量化管理方法 | 第36页 |
6. 网络管理法 | 第36-37页 |
(三)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37-40页 |
1. 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 第37-38页 |
2. 用新的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 第38-39页 |
3.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 | 第39-40页 |
(四) 健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 | 第40-45页 |
1. 建立高校贫困生信用体系 | 第40-41页 |
2. 完善高校贫困生的救助立法体系 | 第41-42页 |
3. 建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体系 | 第42-44页 |
4. 完善高校贫困生学制体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