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12-21页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 第12-15页 |
1.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 第12-14页 |
2.培养共和国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 第14-15页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15-17页 |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 第15-16页 |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 第16页 |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进步 | 第16-17页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 | 第17-21页 |
1.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 | 第18-19页 |
2.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 | 第19-20页 |
3.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 | 第20-21页 |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36页 |
(一)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23-27页 |
1.教育者主观认识不足 | 第23-25页 |
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 第25-26页 |
3.学科建设与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第26-27页 |
(二) 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27-31页 |
1.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 第28-29页 |
2.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3.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 | 第30-3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第31-35页 |
1.教育方法僵化 | 第31-33页 |
2.教育内容老化 | 第33-34页 |
3.教育载体单调 | 第34-35页 |
(四) 教育环体中的消极因素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第35-36页 |
1.校园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 第35页 |
2.家庭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 第35-36页 |
3.社区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弱化了学校教育效果 | 第36页 |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6-54页 |
(一)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 第36-42页 |
1.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宗旨 | 第36-37页 |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 第37-39页 |
3.锻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支撑 | 第39-41页 |
4.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 | 第41-42页 |
(二) 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 第42-46页 |
1.端正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 | 第42-44页 |
2.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 第44-45页 |
3.培养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 第45-46页 |
(三) 善用教育介体 | 第46-51页 |
1.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 | 第46-48页 |
2.革新教育内容 | 第48-49页 |
3.善用各类教育载体 | 第49-51页 |
(四) 改善教育环境 | 第51-54页 |
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51-52页 |
2.充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环境 | 第52页 |
3.有效调控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