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我国酸性土壤铝毒现状 | 第14-15页 |
·植物外部排斥铝的机理 | 第15-18页 |
·有机酸分泌机制 | 第15-16页 |
·细胞壁耐铝机制 | 第16-18页 |
·根际pH变化 | 第18页 |
·铝诱导的酚类物质分泌 | 第18页 |
·植物根冠粘液分泌与铝耐性 | 第18-24页 |
·根冠粘液基本特性 | 第18-19页 |
·根冠粘液的生态效应 | 第19-22页 |
·根冠粘液分泌提高植物耐铝机制 | 第22-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4-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粘液中的多糖 | 第28-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粘液多糖水解和单糖衍生化 | 第30页 |
·色谱柱的选择及分离情况 | 第30-31页 |
·单糖定性分析 | 第31-32页 |
·标准曲线、检出限 | 第32页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3 铝胁迫下大豆根冠粘液分泌特性和主要成分分析 | 第34-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种子萌发与培养 | 第35页 |
·粘液的收集与预处理 | 第35页 |
·大豆根尖粘液形态分析 | 第35页 |
·粘液成分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铝诱导大豆根尖粘液分泌特性 | 第36-37页 |
·有机酸、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变化 | 第37页 |
·粘液中总碳、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铝胁迫下粘液的pH变化 | 第38-39页 |
·粘液糖类分泌特征及单糖组成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4 粘液分泌对根系铝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 第44-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材料和处理 | 第45页 |
·根相对根长率的测定 | 第45页 |
·根尖和粘液单核铝含量测定 | 第45页 |
·根尖和粘液总铝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桑色素染色观察铝在根尖的分布 | 第46页 |
·根尖细胞壁铝含量测定 | 第46页 |
·根尖果胶甲基酯酶活性的测定 | 第46-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铝毒下粘液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47页 |
·粘液对铝胁迫下大豆根尖PME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根尖和粘液的总铝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粘液对总铝在根尖和粘液的分布变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粘液对铝胁迫下大豆根尖总铝和单核铝积累的影响 | 第50-51页 |
·铝在根尖和根尖细胞壁上的分布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5 粘液分泌提高大豆根尖耐铝的机理 | 第56-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材料 | 第57页 |
·种子的萌发和培养 | 第57页 |
·粘液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 第57-58页 |
·根尖质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的测定 | 第58-59页 |
·根尖细胞壁多糖和粘液果胶、总酚含量测定 | 第59页 |
·数据分析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根尖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影响 | 第60-62页 |
·根尖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粘液中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粘液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第64-65页 |
·粘液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第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