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课题来源第9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加工中心误差分析及热误差防治第14-21页
   ·加工中心误差组成分析第14-15页
   ·误差防止法降低加工中心热误差第15-16页
     ·降低与控制热源第15-16页
     ·热鲁棒结构设计第16页
   ·误差补偿法降低加工中心热误差第16-19页
     ·光栅尺误差补偿第17-19页
     ·软件补偿方法第19页
   ·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自由度的确定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加工中心主轴部件有限元热分析第21-30页
   ·主轴部件传热机理分析第21-25页
     ·电主轴生热分析计算第21-23页
     ·电主轴散热分析计算第23-25页
   ·有限元稳态和瞬态热分析理论第25页
   ·电主轴相关参数表第25-26页
   ·电主轴有限元分析结果第26-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轴向热误差特性试验及数据分析第30-43页
   ·轴向热误差特性试验工况内容第30-31页
   ·各单因素工况试验数据分析第31-39页
     ·与恒转速因素的关系第31-33页
     ·与阶梯转速因素的关系第33-35页
     ·与冷却液设置温度因素的关系第35-38页
     ·与季节因素的关系第38-39页
   ·轴向热误差与温度变量线密度分析第39-40页
   ·轴向热误差特性试验分析总结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试验极值法求主轴部件最优温度测点位置第43-56页
   ·主轴最优测点的存在性理论分析第43-46页
   ·主轴部件最优测点位置试验研究第46-54页
     ·测点布局及试验工况设计第46-47页
     ·最优测点位置试验初步分析第47-51页
     ·最优测点位置的推导过程第51-54页
   ·最优测点试验工况验证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建模方法研究第56-67页
   ·热误差补偿建模方法第56-57页
   ·基于实时过余温度的热误差补偿建模第57-62页
     ·实时过余温度的概念第57-58页
     ·热误差补偿方案相关性系数比较第58页
     ·热误差补偿方案模型补偿效果比较第58-62页
   ·基于最大残差最小的热误差补偿建模第62-66页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分析第63页
     ·遗传算法分析第63-64页
     ·最大残差最小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第64-65页
     ·热误差建模结果分析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典型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PCB焊接缺陷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