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8页 |
第2章 免责广告现象的描述 | 第8-20页 |
·由合法或合法权威认证内容要素构成的免责广告 | 第8-11页 |
·中国驰名商标 | 第9页 |
·中国名牌 | 第9-10页 |
·国家免检产品 | 第10页 |
·其他多种权威体系认证 | 第10-11页 |
·由利用法律漏洞内容要素构成的免责广告 | 第11-17页 |
·最终解释权的问题 | 第11-12页 |
·广告形象代言人的问题 | 第12-15页 |
·植入式广告的问题 | 第15-17页 |
·由其他产品或服务介绍内容要素构成的免责广告 | 第17-20页 |
第3章 政府与广告业界对广告责任问题的“集体无意识” | 第20-31页 |
·政府与广告业界对广告目标受众中的特殊人群因广告而产生影响的责任问题的“集体无意识” | 第20-23页 |
·政府与广告业界对在新媒体时代中产生的责任问题的“集体无意识” | 第23-31页 |
·手机短信引起的广告责任问题 | 第24-25页 |
·网络产生的广告责任问题 | 第25-31页 |
·网站广告 | 第25-27页 |
·电邮广告 | 第27-28页 |
·网上购物 | 第28-31页 |
第4章 免责广告的契约倾向 | 第31-37页 |
·产品或服务信息拥有者与接受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32-33页 |
·经济能力差异形成的不对称 | 第33-35页 |
·话语权强弱的不对称 | 第35-37页 |
第5章 平衡广告责任,划分广告中的责任边界 | 第37-43页 |
·政府的广告责任 | 第38-39页 |
·广告行业的责任 | 第39-41页 |
·媒体的责任 | 第41-42页 |
·消费者的自身责任 | 第42-43页 |
第6章 根据广告责任对规范监督广告的一些建议 | 第43-46页 |
·建立广告分级制度 | 第43-45页 |
·广告形象代言人纳入准广告经营者行列 | 第45-4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中文摘要 | 第49-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