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张拉的施工控制分析与优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述 | 第11-14页 |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3页 |
| ·系杆拱桥的特点及分类 | 第13-14页 |
| ·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概述 | 第14-17页 |
| ·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 ·施工控制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张拉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研究与施工控制理论 | 第21-33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 | 第21-29页 |
| ·支架施工法 | 第21-23页 |
| ·缆索吊装法 | 第23-25页 |
| ·劲性骨架施工法 | 第25-26页 |
| ·转体施工法 | 第26-29页 |
| ·悬臂施工法 | 第29页 |
| ·施工控制理论 | 第29-32页 |
| ·施工控制方法 | 第29-30页 |
| ·施工控制内容 | 第30-31页 |
| ·施工控制系统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理论与优化的数学基础 | 第33-47页 |
| ·概述 | 第33-34页 |
| ·有限元梁单元理论介绍 | 第34-41页 |
| ·平面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 第34-35页 |
| ·空间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 第35-37页 |
| ·梁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 | 第37-41页 |
| ·有限元杆单元理论介绍 | 第41-42页 |
| ·平面杆单元 | 第41-42页 |
| ·空间杆单元 | 第42页 |
|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42-43页 |
| ·优化的数学基础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安吉后溪拱桥的施工控制分析 | 第47-58页 |
| ·工程概述 | 第47-48页 |
| ·安吉拱桥的施工控制 | 第48-50页 |
| ·安吉拱桥的施工方法 | 第48页 |
| ·安吉拱桥施工阶段划分 | 第48-49页 |
| ·安吉拱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49-50页 |
| ·安吉拱桥的有限元模拟 | 第50-51页 |
| ·拱肋的模拟 | 第51页 |
| ·系梁及吊杆的模拟 | 第51页 |
| ·施工过程中满堂架的模拟 | 第51页 |
| ·成桥后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5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51-53页 |
|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施工过程中吊杆张拉力的分析及优化 | 第58-80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吊杆初始张拉力的计算 | 第58-63页 |
| ·一次落架法 | 第59-62页 |
| ·成桥吊杆张拉力偏差调整 | 第62-63页 |
| ·吊杆索力的优化 | 第63-74页 |
|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64-67页 |
| ·刚性吊杆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67-70页 |
| ·一次落架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70-73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吊杆张拉顺序的优化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实测结果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第80-88页 |
| ·概述 | 第80页 |
| ·主桥应力 | 第80-84页 |
| ·应力测点布置 | 第80页 |
| ·实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 | 第80-84页 |
| ·主桥线形 | 第84-86页 |
| ·测点布置 | 第84页 |
| ·实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 | 第84-86页 |
| ·吊杆力 | 第86-87页 |
| ·测点布置 | 第86页 |
| ·实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