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研究--以湖北随州市调查为例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9-19页
   ·问题提出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文献回顾第10-19页
     ·关于教师职业流动的概念界定第11页
     ·关于教师职业流动类型研究第11-12页
     ·关于教师流动现状或趋势研究第12-13页
     ·关于教师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18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6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6-18页
     ·简要评价第18-19页
2 研究设计第19-25页
   ·理论依据第19-21页
   ·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第21-22页
     ·研究思路第21页
     ·研究假设第21-22页
     ·分析框架第22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资料收集方法第23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23-24页
   ·研究创新点第24-25页
3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查样本特征分析第25-29页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第25-26页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第25-26页
     ·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第26页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第26-29页
     ·样本选择第26-27页
     ·样本特征分析第27-29页
4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分析第29-37页
   ·职业流动意愿基本情况第29-32页
     ·是否希望流动第30页
     ·职业流动意愿类型第30页
     ·职业流动途径选择第30-32页
   ·转校意愿基本情况第32-34页
     ·转校的条件选择第32页
     ·转校的区域选择第32-33页
     ·转校的途径选择第33-34页
   ·转行意愿基本情况第34-36页
     ·转行的行业选择第34页
     ·转行的区域选择第34-35页
     ·转行的途径选择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5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53页
   ·个体因素的影响第38-41页
     ·性别第38页
     ·年龄第38-39页
     ·文化程度第39页
     ·婚姻状况第39-40页
     ·个人收入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41-43页
     ·配偶工作地点第41-42页
     ·家庭经济状况第42-43页
     ·小结第43页
   ·工作因素的影响第43-46页
     ·任教年级第43-44页
     ·参加工作时间第44-45页
     ·参加培训状况第45-46页
     ·小结第46页
   ·学校因素的影响第46-49页
     ·学校地理位置第46-47页
     ·学校办学规模第47-48页
     ·学校教师外流情况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49-53页
     ·社会压力第49页
     ·职业社会地位第49-50页
     ·城乡教师待遇差距第50-51页
     ·义务教育新机制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3-58页
   ·结论与讨论第53-55页
   ·政策启示第55-57页
   ·研究不足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一第62-67页
附录二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部属高校的调查
下一篇: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