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政治参与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描述研究 | 第14-16页 |
·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7页 |
·大学政治参与途径和形式研究 | 第17页 |
·述评 | 第17-19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9-25页 |
·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政治社会化理论 | 第19页 |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9-20页 |
·现代民主理论 | 第20-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2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3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3页 |
·样本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样本资料的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3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政治参与意愿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政治参与认知 | 第25-26页 |
·政治参与态度 | 第26-28页 |
·政治参与动机 | 第28-29页 |
·政治参与意愿的总体评价 | 第29-30页 |
·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现状分析 | 第30-41页 |
·政治参与内容 | 第30-36页 |
·政治参与渠道 | 第36-37页 |
·政治参与类型 | 第37-38页 |
·政治参与效能感 | 第38-39页 |
·政治参与行为总体评价 | 第39-41页 |
4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1页 |
·个体因素 | 第41-44页 |
·性别 | 第41-42页 |
·出身地域 | 第42-43页 |
·政治面貌 | 第43页 |
·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 第43-44页 |
·家庭因素 | 第44-46页 |
·父母亲的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 | 第44-45页 |
·家庭经济情况 | 第45-46页 |
·学校因素 | 第46-48页 |
·学科类别 | 第46-47页 |
·年级 | 第47-48页 |
·社团组织 | 第48页 |
·校园文化因素 | 第48页 |
·大众传播媒体 | 第48-49页 |
·其他因素 | 第49-51页 |
·国际环境的影响 | 第49页 |
·国内环境因素影响 | 第49-50页 |
·经济因素影响 | 第50-51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1页 |
·建议与对策 | 第51-53页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水平 | 第51-52页 |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进行有效引导 | 第52页 |
·加强网络参与管理,帮助大学生进行有序政治参与 | 第52页 |
·积极发展高校社团组织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 第52-53页 |
·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为大学生有效政治参与提供途径 | 第53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57-61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3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