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7页 |
| ABSTRACT | 第17-22页 |
| 符号与缩写 | 第22-2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51页 |
| ·漆酶 | 第24-28页 |
| ·漆酶的基本结构和活性中心 | 第24-25页 |
| ·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25-26页 |
| ·漆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 ·胶束酶学 | 第28-35页 |
|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酶反应 | 第29-30页 |
| ·反胶束酶学研究 | 第30-35页 |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立题依据 | 第35-36页 |
|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51页 |
| 第二章 Irpex lacteus dft-1漆酶催化染料废水脱色 | 第51-6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 ·Irpex lacteus dft-1漆酶的生产 | 第52页 |
| ·Irpex lacteus dft-1漆酶的纯化 | 第52页 |
| ·漆酶活性检测 | 第52-53页 |
| ·染料脱色实验 | 第53页 |
| ·脱色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 ·漆酶的纯化 | 第53页 |
| ·酶催化染料脱色 | 第53-56页 |
| ·pH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初始酶浓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动力学研究 | 第60-61页 |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漆酶脱色染料的影响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第三章 响应面法研究Irpex lacteus dft-1漆酶催化RBBR脱色反应中参数的交互作用 | 第65-7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 ·酶活性检验 | 第66页 |
| ·响应面方法 | 第66-67页 |
| ·染料脱色实验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6页 |
| ·Irpex lacteus dft-1漆酶催化RBBR脱色 | 第67-68页 |
| ·响应面研究 | 第68-75页 |
| ·模型适合度检验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第四章 添加剂对水溶液中漆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79-9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79-8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79-80页 |
| ·漆酶活性检验 | 第80页 |
| ·表面活性剂和PEG浓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第80页 |
| ·K_m和V_(max)的测定 | 第80页 |
| ·最佳pH和温度实验 | 第80-81页 |
| ·热稳定性检测 | 第8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1页 |
| ·表面活性剂和PEG浓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第81-85页 |
| ·表面活性剂和PEG对漆酶最佳pH和温度的影响 | 第85-87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和PEG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87-91页 |
| ·结论 | 第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第五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漆酶转化双酚A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第94-10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4-9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94-95页 |
| ·酶活性检验 | 第95页 |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95页 |
| ·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95页 |
| ·双酚A转化的测定 | 第95-9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2页 |
|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96-97页 |
| ·TritonX-100的影响机理 | 第97-101页 |
| ·酶量与底物浓度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结论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 第六章 Irpex lacteus dft-1漆酶在反胶束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106-1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0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06-107页 |
| ·含酶反胶束的配制方法 | 第107页 |
| ·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检验 | 第107-10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24页 |
| ·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中酶的催化性能 | 第108-116页 |
| ·CTAB/正己醇/异辛烷/水反胶束中酶的催化性能 | 第116-119页 |
| ·Triton X-100/正己醇/异辛烷/水反胶束中酶的催化性能 | 第119-123页 |
| ·不同类型反胶束中酶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123-124页 |
| ·结论 | 第124-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 第七章 PEG400对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中Irpex lacteus dft-1漆酶转化双酚A的影响研究 | 第129-1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9-13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29页 |
| ·酶活性检测 | 第129-130页 |
| ·反胶束的配制 | 第130页 |
| ·BPA浓度分析 | 第130页 |
| ·反胶束中酶的稳定性分析 | 第130-1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38页 |
| ·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中BPA的转化 | 第131-132页 |
| ·PEG400浓度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 ·W_0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 ·pH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 ·PEG400对漆酶在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中稳定性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 ·结论 | 第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1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41-145页 |
| ·结论 | 第141-142页 |
| ·建议 | 第142-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46-147页 |
| 附录1 Effects of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00 on the laccase-catalyzed conversion of bisphenol A | 第147-152页 |
| 附录2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decolorization of Remazol Brilliant Blue R by laccase from Irpex lacteus dft-1 | 第152-16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