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团贷款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际银团贷款的基本问题 | 第16-24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定义及其发展 | 第16-17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定义界定 | 第16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发展 | 第16-17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方式 | 第17-19页 |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 | 第17-18页 |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 | 第18-19页 |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与国际间接银团贷款比较 | 第19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优劣势分析 | 第19-21页 |
·从贷款行角度而言 | 第19-21页 |
·从借款人角度而言 | 第21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基本程序 | 第21-22页 |
·初步协商阶段 | 第22页 |
·组织银团阶段 | 第22页 |
·谈判与签约阶段 | 第22页 |
·履行银团贷款合同阶段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际银团贷款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探讨 | 第24-32页 |
·国际银团贷款主要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 第24-25页 |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法律关系分析 | 第25-29页 |
·直接银团贷款内部法律关系分析 | 第25-27页 |
·直接银团贷款外部法律关系分析 | 第27-29页 |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法律关系分析 | 第29-30页 |
·间接银团贷款内部法律关系分析 | 第29-30页 |
·间接银团贷款外部法律关系分析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际银团贷款相关文件之法律分析 | 第32-41页 |
·委任书 | 第32-33页 |
·委任书的主要内容 | 第32页 |
·委任书的法律性质探讨 | 第32-33页 |
·信息备忘录 | 第33-38页 |
·信息备忘录的概念与内容 | 第33页 |
·牵头行在备忘录中的法律责任分析 | 第33-38页 |
·信息备忘录中法律风险防范 | 第38页 |
·法律意见书 | 第38-40页 |
·法律意见书的内容 | 第38-39页 |
·法律意见书的法律作用和局限性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国际银团贷款中的担保问题 | 第41-46页 |
·国际银团贷款中担保的价值分析 | 第41页 |
·国际银团贷款的担保方式 | 第41-44页 |
·人的担保 | 第42-43页 |
·物的担保 | 第43-44页 |
·银团担保方式之评析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我国银团贷款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46-56页 |
·我国银团贷款发展现状之考察 | 第46-48页 |
·我国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第46-47页 |
·银团贷款在我国发展滞后的原因 | 第47-48页 |
·我国关于银团贷款的立法现状 | 第48-53页 |
·《银团贷款暂行办法》的缺陷分析 | 第48-49页 |
·《银团贷款业务指引》述评 | 第49-52页 |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评析 | 第52-53页 |
·我国银团贷款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53-55页 |
·制定专门的《银团贷款法》 | 第53页 |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第53页 |
·加强对银团贷款监管 | 第53-54页 |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54页 |
·建立银团贷款沟通协作机制 | 第54页 |
·改善银团贷款的外部环境 | 第54页 |
·建立专业化的银团贷款业务团队和人才队伍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