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对进出口机电产品技术壁垒政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9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国际贸易壁垒现状第8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第8-9页
     ·中国政府应对机电产品贸易壁垒现状第9页
     ·综上所述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0-17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第10-15页
     ·外贸保护第15页
     ·机电产品第15页
     ·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系统第15-17页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第17页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文章的基本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第19-26页
   ·不同国家或地区机电产品技术贸易壁垒情况的综述第19-22页
     ·美国第19-20页
     ·欧盟第20-22页
     ·日本第22页
   ·对技术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第22-23页
   ·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策略第23页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技术壁垒的研究第23-26页
第三章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第26-32页
   ·我国机电行业的地位及出口贸易现状第26-27页
   ·当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特点第27-28页
     ·在世界机电产品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27页
     ·产品结构有所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增长趋势第27页
     ·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且与整体外贸同步发展第27-28页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28-32页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挑战第28-30页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机遇第30-32页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分析第32-38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作用机制第32-33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第32-33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第33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循环上升强化更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跨越是无止境的第33页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机电产品出口的作用机制第33-36页
     ·技术水平差距和需求层次差异决定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第34页
     ·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衡机制第34-3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度性分析第35-36页
   ·进出口国选择技术贸易壁垒策略的博弈分析第36-38页
     ·技术壁垒保护效应越演越烈第36-37页
     ·技术标准的选择第37-38页
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理论下中外机电产品外贸政策比较第38-51页
   ·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理论回顾第38-40页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第38页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第38页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第38-39页
     ·普雷维什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第39页
     ·克鲁格曼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第39-40页
   ·贸易保护理论下国内外产品贸易政策第40-45页
     ·美国机电产品贸易政策第40-42页
     ·欧盟机电产品贸易政策第42-44页
     ·日本机电产品贸易政策第44-45页
   ·我国机电产品外贸政策第45-51页
     ·政策依据第45-46页
     ·标准体系第46-47页
     ·我国现在所采取的机电产品出口检验方式和模式第47-51页
第六章 当前机电产品检验政策未能起到保护外贸的作用第51-59页
   ·难以应付的欧美日机电产品装检验标准第51-53页
     ·机电产品的主要技术法规第51-53页
     ·机电产品的合格评定程序第53页
   ·难以应对频频的反倾销案第53-54页
   ·我国机电产品检验政策系统难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第54-59页
     ·机电产品检验政策系统的有关概念和要素第54-55页
     ·机电产品检验政策主体不能发挥保护作用第55-57页
     ·机电产品检验政策客体尚属幼稚产业,需要保护第57-58页
     ·严峻的政策环境阻碍机电产品检验政策发挥保护作用第58-59页
第七章 提高检验政策效能以保护机电外贸的策略设想第59-65页
   ·当前机电产品检验政策未能起保护作用的主要原因第59页
   ·强化检验检疫政府对进出口机电产品的把关职能和服务职能第59-60页
     ·对出口机电产品生产企业,把关职能和服务职能并重第59-60页
     ·对进口机电企业加强把关第60页
   ·提高政策主体检验检疫机构的效能第60-65页
     ·在检验检疫机构内部建立全通道型的沟通方式第60-61页
     ·注重政策主体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第61页
     ·构建和规范我国机电产品检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措施第61-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后记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士施乐复印机中国业务的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快速消费品行业有效实现VMI系统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