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方钢管混凝土柱三面焊接内隔板式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机理及特点第13-14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发展状况第14-16页
     ·国外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15页
     ·国内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15-16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及形式第16-20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形式第18-20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应用及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0-21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应用第20-21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第21页
   ·研究目的第21-22页
   ·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基本理论第23-34页
   ·有限元非线性基本理论第23-29页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第23-25页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第25-27页
     ·状态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第27页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第27-29页
   ·有限元法的典型分析步骤第29-30页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0-33页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30-32页
     ·钢材的本构关系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三面焊接内隔板式节点试验的模拟有限元分析第34-56页
   ·试验基本概况第34-37页
     ·试件概况第34-35页
     ·试验装置第35页
     ·加载制度第35-36页
     ·节点抗震性能分析第36页
     ·试验结论第36-37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材性定义和单元类型选取第37页
     ·建立几何模型第37-38页
     ·划分网格第38-39页
   ·约束定义与加载制度第39-42页
     ·约束定义第39-40页
     ·加载制度第40-42页
   ·模型求解设定第42-43页
     ·选择求解器第42页
     ·平衡迭代第42-43页
   ·节点抗震性能分析第43-55页
     ·应力、应变云图第43-48页
     ·试件受力分析第48-49页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49-52页
     ·节点延性第52页
     ·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第52-54页
     ·耗能性能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三面焊接内隔板式节点参数对比有限元分析第56-70页
   ·基本试件选取第56-59页
     ·Base 试件概况第56页
     ·Base 试件模型建立第56-57页
     ·Base 试件约束条件和加载制度第57页
     ·求解设置与结果分析第57-59页
   ·Base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第59-60页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59页
     ·节点延性第59页
     ·耗能性能第59-60页
   ·参数对比分析第60-69页
     ·三面、四面焊缝内隔板节点对比分析第60-61页
     ·轴压比改变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试件尺寸改变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第62-66页
     ·材料性质改变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结论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下一篇: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中建筑材料应用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