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材料是建筑师的表达语言 | 第12-13页 |
·环境发展需要适应性材料的使用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建筑外部形态设计材料演进历史 | 第17-24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建筑外部形态 | 第17-18页 |
·表皮 | 第18页 |
·建筑外部形态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 第18-19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史 | 第19-22页 |
·初步萌芽的建筑外部形态 | 第19页 |
·附庸状态的建筑外部形态 | 第19-20页 |
·从封闭到通透——建筑外部形态的飞跃时期 | 第20-21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走向与结构的分离时期 | 第21-22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建筑外部的常见的适应性材料解析 | 第24-43页 |
·材料的相关介绍 | 第24-26页 |
·材料的作用 | 第24页 |
·材料的性能 | 第24-25页 |
·材料分类 | 第25-26页 |
·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 | 第26-30页 |
·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27页 |
·预制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27-29页 |
·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的材料特性 | 第29页 |
·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的艺术特征 | 第29-30页 |
·玻璃 | 第30-34页 |
·玻璃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30-32页 |
·玻璃的材料特性 | 第32-33页 |
·玻璃的艺术特征 | 第33-34页 |
·金属材料 | 第34-36页 |
·金属材料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34-35页 |
·金属材料的材料特性 | 第35-36页 |
·金属材料的艺术特征 | 第36页 |
·木材 | 第36-38页 |
·木材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36-37页 |
·木材的材料特性 | 第37页 |
·木材的艺术特征 | 第37-38页 |
·天然石材及石板幕墙 | 第38-40页 |
·石材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设计概况 | 第38页 |
·石材的材料特性 | 第38-39页 |
·石材艺术表现 | 第39-40页 |
·建筑材料语言的综合综合运用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建筑外部形态材料设计应用中的适应性原则 | 第43-63页 |
·生态适应性原则 | 第43-47页 |
·生态适应性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生态性使用策略 | 第45-47页 |
·适应地域性原则 | 第47-52页 |
·适应地域性案例分析 | 第48-51页 |
·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地域性使用策略 | 第51-52页 |
·适应审美性原则 | 第52-56页 |
·适应审美性案例分析 | 第52-55页 |
·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审美性使用策略 | 第55-56页 |
·适应耐久、经济原则 | 第56-58页 |
·适应审美性案例分析 | 第56-58页 |
·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形态中的耐久性、经济性的使用策略 | 第58页 |
·适应功能性原则 | 第58-61页 |
·外部形态与空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外部形态与结构的关系 | 第59-60页 |
·建筑外部形态表现中建筑材料的立体化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建筑外部形态材料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63-73页 |
·未来的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 第64-65页 |
·建筑外部形态新型材料 | 第65-68页 |
·透明塑料、薄膜 | 第65-66页 |
·膜材及膜结构 | 第66-68页 |
·保温隔热材料 | 第68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趋势 | 第68-72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信息化趋势 | 第69-71页 |
·建筑外部形态的人性化发展趋势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所做项目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