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5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第15-20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文献综述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概论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及范畴第20-27页
   ·农业景观的起源与发展第20页
   ·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分类及功能第20-24页
     ·农业观光园的概念第20-21页
     ·农业观光园的分类第21-23页
       ·依据农业结构第21-22页
       ·依据旅游功能分第22页
       ·依据地域模式分第22-23页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第23-24页
       ·经济功能第23页
       ·生态功能第23页
       ·旅游休闲功能第23-24页
       ·教育文化功能第24页
       ·社会功能第24页
   ·特色农业与农业观光园第24-27页
     ·特色农业的概念第24-25页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点第25-27页
第三章 特色农业观光园发展与特色农业资源利用第27-37页
   ·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背景第27-28页
     ·工业化文明下的城市环境第27页
     ·多元化旅游的消费需求第27-28页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第28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第28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趋势分析第28-34页
     ·国外观光农业与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第28-31页
     ·国内观光农业与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第31-33页
     ·农业观光园景观的设计趋势第33-34页
   ·特色农业资源的景观可塑性研究第34-37页
     ·特色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性第34页
     ·特色农业景观的生态格局独特性第34-35页
     ·特色农业景观表达性第35页
       ·景观审美性第35页
       ·区域特色性第35页
       ·景观季节性第35页
     ·特色农业的文化特性第35-37页
第四章 合肥市农业观光园景观现状的调查研究第37-49页
   ·合肥市区域概况第37页
   ·合肥农业观光园景观现状分析第37-42页
     ·区位布局分析第38-40页
     ·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分析第40-42页
   ·合肥农业观光园景观特色化发展趋势第42页
   ·合肥市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第42-49页
     ·肥西老母鸡家园第42-45页
       ·项目概况介绍第42页
       ·设计手法第42-44页
       ·可取之处第44-45页
       ·不足之处第45页
     ·丰乐生态园第45-49页
       ·项目概况介绍第45页
       ·设计手法第45-47页
       ·可取之处第47-48页
       ·不足之处第48-49页
第五章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第49-69页
   ·资源整合与概念策划第49-53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农业旅游景观资源整合第49-51页
       ·农业旅游景观资源的定义第49页
       ·农业旅游景观资源的构成第49-50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资源整合原则第50-51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概念策划第51-53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概念策划的内涵第51页
       ·园区景观概念策划的作用第51-52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概念策划原则第52-53页
   ·创意景观与空间组织第53-56页
     ·单体景观元素的创意塑造第53页
     ·特色景观空间的空间结构第53-54页
       ·空间的连续性第53页
       ·结构的逻辑性第53页
       ·变化的节奏性第53-54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特色景观塑造与空间特色组织第54-56页
       ·特色景观的创意塑造第54-55页
       ·空间序列的组织方法第55-56页
   ·绿色美学与生态格局第56-60页
     ·绿色美学的渐入第56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系统构建的生态关系第56-57页
     ·绿色美学指导下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生态格局构建第57-59页
       ·景观生态空间结构规划第57-58页
       ·景观要素生态设计第58-59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生态设计原则第59-60页
       ·尊重原始地貌第59页
       ·优化生态工程第59页
       ·保护环境敏感区第59页
       ·完善景观结构第59-60页
       ·关注可持续性第60页
   ·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第60-63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第60-61页
       ·地域文化的内涵第60页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第60-61页
         ·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第60页
         ·体现地域文化的认同性第60-61页
         ·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第61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传承历史文脉第61页
       ·历史文化的内涵第61页
       ·传承历史文脉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第61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人文内涵的挖掘与提升第61-63页
       ·选择合理景观题材第61-62页
       ·梳理景观人文符号第62-63页
       ·应用适宜的外显技术第63页
   ·场所体验与景观互动第63-69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场所体验需求第63-64页
       ·满足情感体验需求第64页
       ·满足旅游特色体验需求第64页
       ·满足旅游的过程体验需求第64页
       ·满足旅游体验方式多样化需求第64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场所体验认同第64-66页
       ·娱乐体验第64页
       ·教育体验第64-65页
       ·逃避体验第65页
       ·审美体验第65-66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体验互动性分析第66页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体验参与性景观设计第66-69页
       ·项目特色的兴趣激发第66页
       ·“情绪场”的氛围营造第66-67页
       ·多维度的体验方式第67页
       ·控制反馈的景观管理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研究结论第69页
   ·后续研究及展望第69-71页
引文目录第71-72页
插图清单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在读期间主持或参与设计项目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壁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方钢管混凝土柱三面焊接内隔板式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