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理由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个人见解 | 第10-17页 |
(一)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转轨问题 | 第10-11页 |
(二) 关于隐形债务问题 | 第11-12页 |
(三)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 | 第12-13页 |
(四) 关于基金缺口责任承担和弥补途径 | 第13-15页 |
(五) 个人见解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及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 | 第17-25页 |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18页 |
(二)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第19-22页 |
(一)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 | 第19-20页 |
(二)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 第20页 |
(三) 人口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呈现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 第20-21页 |
(四)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之间不平衡 | 第21-22页 |
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 | 第22-25页 |
(一)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 第22-23页 |
(二) 人口老龄化导致离退休费用不断攀升 | 第23-24页 |
(三)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及其失衡原因分析 | 第25-33页 |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及其失衡 | 第25-27页 |
(一) 近几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 第25-26页 |
(二)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失衡 | 第26-27页 |
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原因 | 第27-33页 |
(一) 收支管理中的原因 | 第27-29页 |
(二) 转轨中的制度原因 | 第29-30页 |
(三) 基金收益率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保值增值困难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实证分析 | 第33-51页 |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模型 | 第33-35页 |
(一) 现行制度对基金收支的规定 | 第33页 |
(二)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 | 第33-35页 |
二、预测模型的参数设置 | 第35-47页 |
(一) 缴费率 | 第35-36页 |
(二) 养老金平均替代率 | 第36-38页 |
(三) 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 | 第38-39页 |
(四) 参保缴费人数 | 第39-41页 |
(五) 征缴率 | 第41-43页 |
(六) 参保退休人数 | 第43-45页 |
(七) 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 | 第45-46页 |
(八)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率 | 第46-47页 |
三、测算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第五章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 | 第51-62页 |
一、系统内增收节支,加强收支管理 | 第51-53页 |
(一) 适当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 | 第51页 |
(二) 加强征缴工作,提高征缴率 | 第51-52页 |
(三) 规范工资管理,严格申报制度,加强稽核力度 | 第52-53页 |
(四) 严防提前退休,并适当延长缴费年限 | 第53页 |
二、系统外投入,解决转制成本问题 | 第53-59页 |
(一) 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 | 第53-55页 |
(二) 转移部分国有资产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第55-58页 |
(三) 发挥全国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作用 | 第58-59页 |
三、解决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 第59-62页 |
(一)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 第60页 |
(二)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核心策略——投资多元化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科研和获奖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