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碱蓬DREB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6页
 1 植物感受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第14-19页
   ·植物抗渗透胁迫的调节第15-16页
     ·依赖ABA但不需要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5-16页
     ·依赖ABA且需要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6页
     ·不依赖ABA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6页
   ·抗渗透胁迫中直接起作用的蛋白质第16-19页
     ·LEA蛋白第17页
     ·渗透调节物质第17-19页
     ·抗氧化酶系统第19页
 2 植物转录因子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第19-27页
   ·转录因子的概念和结构第19-23页
     ·DNA结合域第20-21页
     ·转录调控域第21-22页
     ·核定位信号第22页
     ·寡聚化位点第22-23页
   ·转录因子的活性调控第23页
     ·转译后修饰第23页
     ·细胞核定位第23页
     ·二聚体化作用第23页
   ·转录因子的逆境信号传导过程第23-24页
   ·植物转录因子的特征与种类第24-27页
     ·锌指(zinc-finger)蛋白第24页
     ·bZIP类转录因子第24-25页
     ·MYC/MYB类转录因子第25-26页
     ·MADS盒结构第26页
     ·WRKY转录因子第26页
     ·AP2/EREBP类转录因子第26-27页
 3 植物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第27-34页
   ·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第27-28页
   ·AP2/EREBP转录因子的功能第28-30页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第29页
     ·参与生物胁迫应答第29-30页
     ·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第30页
   ·DREB类转录因子及其转基因研究进展第30-34页
     ·DREB类转录因子及其克隆第30-33页
     ·DREB类转录因子转基因研究进展第33-34页
 4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4-36页
   ·立题依据第34-35页
   ·技术路线第35-36页
第二章 碱蓬SsDRE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第36-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46页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36-37页
     ·植物材料第36页
     ·主要试剂、酶类及菌种第36页
     ·培养基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46页
     ·CTAB法提取碱蓬DNA第37页
     ·PCR扩增DREB同源基因基因组片段第37-38页
     ·PCR产物的克隆和鉴定第38-39页
     ·3'末端序列的克隆第39-41页
     ·5'末端序列的克隆第41-43页
     ·cDNA全长及基因组全长序列的获得第43-44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页
     ·采用半定量RT-PCR法进行表达分析第44-45页
     ·实时定量PCR分析表达特性第45-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4页
   ·基因组片段的克隆第46页
   ·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第46-47页
   ·基因组全长的克隆第47页
   ·SsDREB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7-50页
   ·SsDREB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第50-52页
   ·SsDREB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第52页
   ·SsDREB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第52-53页
   ·SsDREB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第三章 碱蓬SsDREB基因结合活性的功能验证第56-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61页
   ·实验材料第56-57页
     ·菌株及质粒第56页
     ·化学试剂和酶制剂第56页
     ·酵母培养培养基第56-57页
     ·酵母单杂交系统中使用的溶液及缓冲液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61页
     ·cDNAAD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的构建第57-59页
     ·顺式作用元件和突变元件的合成第59页
     ·鱼饵质粒pHIS2.1-DRE和pHis2.1-mDRE的构建第59-60页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60-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4页
   ·鱼饵质粒的构建第61-62页
   ·pGADT7-Rec2-SsDREB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2-64页
   ·碱蓬SsDREB蛋白与DRE元件相互作用的研究第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四章 碱蓬SsDREB基因的烟草转化与功能分析第66-84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6-72页
   ·实验材料第66-67页
     ·植物材料第66页
     ·菌株及载体第66页
     ·实验中所用试剂与药品第66页
     ·培养基第66-67页
   ·方法第67-72页
     ·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2301-SsDREB的构建第67-68页
     ·烟草的遗传转化第68-69页
     ·转基因烟草的筛选第69-70页
     ·转基因烟草的耐胁迫性分析第70页
     ·植株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测定第70页
     ·植株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70-71页
     ·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71页
     ·半定量RT-PCR分析下游基因的表达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0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2-73页
     ·表达载体pCAMBIA2301-SsDREB的构建第72页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72-73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73页
   ·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PCR检测第73-74页
   ·转SsDREB基因烟草的获得第74页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第74-75页
     ·转基因烟草的DNA水平检测第74-75页
     ·转基因烟草的RT-PCR检测第75页
   ·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和耐盐性分析第75-76页
   ·转基因烟草光合参数的测定第76-77页
   ·转基因烟草的荧光参数测定第77页
   ·转基因烟草在逆境条件下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77-78页
   ·转基因烟草在逆境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78-79页
   ·半定量RT-PCR法分析下游基因的表达第79-80页
 3 讨论第80-84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相对于水稻的小麦特异基因的鉴定
下一篇:酸雨对油菜的胁迫机理及外源抗坏血酸的缓解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