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教会组织及教堂论文

乡村基督教的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广宗教会的历史与信仰生活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9页
导论:社会记忆视角下的广宗教会第9-16页
 第一节 初识广宗教会第9-12页
 第二节 社会记忆视角下的教会第12-16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第16-23页
 第一节 社会记忆的概念界定第16-18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8-23页
  一、社会记忆理论的源流及在本文中的意涵第18-19页
  二、汉语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三、本文对前人研究的发展第21-22页
  四、资料来源第22-23页
第二章 广宗基督教与广宗教会第23-34页
 第一节 对广宗教会的人类学描述第24-29页
  一、教堂、教产与社会空间记忆第24-27页
  二、信徒人数变化与教会发展历程第27-29页
 第二节 作为"家庭教会"的广宗教会第29-34页
  一、"家庭教会"与"三自"教会第30-32页
  二、广宗的家庭教会与地方管理机构第32-34页
第三章 历史、社会记忆与信徒身份认同第34-55页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广宗基督宗教第36-44页
  一、从清末教案看基督教宗教与官府、乡土社会关系第36-41页
  二、民国时期的基督宗教第41-44页
 第二节 建国后基督教形象的变化及与地方社会关系第44-49页
  一、实现"三自"原则第44-46页
  二、基督教"洋教"形象的根本改变第46-47页
  三、基督教从社会的改造者变为被改造者第47-49页
 第三节 断代的记忆:基督教的文革印象第49-55页
  一、对文化大革命的集体"沉默"第49-51页
  二、新认同下的结构性遗忘与重塑身份认同第51页
  三、广宗教会的"文革"印象与记忆传承第51-55页
第四章 圣俗冲突与叠合身份认同第55-66页
 第一节 从基督教与地方社会关系看认同冲突第55-57页
  一、"耶稣教"在乡土风俗中的"豁免权"第55-56页
  二、现实生活中的认同冲突第56-57页
 第二节 神圣身份的社会学诠释第57-64页
  一、"身份"、"身份认同"第58-59页
  二、基督徒身份认同第59-60页
  三、记忆的构建与基督徒身份认同的生产第60-64页
 第三节 叠合身份认同能否实现?第64-66页
  一、叠合身份认同第64-65页
  二、叠合身份认同在乡村基督教中能否实现?第65-66页
余论:追寻历史与塑造叠合身份认同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绕城高速公路交通需求预测
下一篇:“无情有性”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