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工艺论文--特种铸造论文--压力铸造论文

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课题的来源第13页
   ·挤压铸造的概述第13-17页
     ·挤压铸造的优势第14-15页
     ·挤压铸造的工艺参数第15-17页
   ·挤压铸造的研究现状第17-27页
     ·挤压铸造设备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挤压铸造工艺设计的研究现状第22-26页
     ·挤压铸造的生产应用概况第26-27页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第27-2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8-30页
第二章 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0-38页
   ·引言第30页
   ·挤压铸造的成形过程第30-31页
   ·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内涵第31-33页
   ·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3-37页
     ·功能体系第34页
     ·信息结构第34-35页
     ·总体结构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挤压铸造设备的设计第38-76页
   ·引言第38页
   ·公理设计理论简介第38-42页
     ·现行公理设计理论的不足第41-42页
   ·基于连接关系的功能分解设计方法第42-50页
     ·基于连接关系的功能分解思想第42-49页
     ·反向判断优化第49-50页
   ·挤压铸造设备的公理设计框架第50-52页
   ·挤压铸造设备的公理设计过程第52-68页
     ·挤压铸造设备需求域和功能域的简要分析第52-54页
     ·功能分解设计过程第54-66页
     ·挤压铸造设备零部件的公理设计顺序第66页
     ·设计结果第66-68页
   ·整机机械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第68-75页
     ·整机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第68-70页
     ·整机结构的有限元模拟结果第70-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挤压铸造设备物流性能的分析第76-99页
   ·引言第76-77页
   ·挤压铸造设备物流性能的定义第77-78页
   ·挤压铸造设备物流性能的评价体系第78-88页
     ·基本物流关系第79-81页
     ·挤压铸造设备的物流模型第81-82页
     ·生产循环时间第82-84页
     ·合模浇注时间第84-88页
   ·挤压铸造设备物流仿真第88-98页
     ·Flexsim 仿真软件介绍第88-89页
     ·仿真策略第89-94页
     ·仿真模型及参数条件第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第99-115页
   ·引言第99页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常规设计方法第99-101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工艺参数设计方法的提出第101-102页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第102-114页
     ·挤压铸造工艺过程与工艺知识的关系第102-103页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结构第103-106页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的面向对象语义模型第106-107页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第107-108页
     ·工艺参数求取算法第108-112页
     ·挤压铸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效果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运行优化第115-127页
   ·引言第115页
   ·运行问题的数学描述第115-116页
   ·运行过程的划分第116-119页
   ·合模故障的研究第119-126页
     ·合模故障分析第120-121页
     ·合模故障的判定模型第121-124页
     ·控制模块的功能结构第124-125页
     ·控制算法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七章 成形实验第127-139页
   ·引言第127页
   ·实验目标及方法第127页
   ·2500kN 挤压铸造设备及实验用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第127-131页
     ·2500kN 挤压铸造设备第127-130页
     ·实验用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第130-131页
   ·试制零件及材料第131-132页
   ·实验内容第132-136页
     ·模具设计第132页
     ·工艺参数设计第132-134页
     ·设备选择校核第134页
     ·设备运行参数的确定第134-136页
   ·成形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6-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9-142页
 1 全文总结第139-141页
 2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附录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合金型材挤压的数值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化学机械抛光垫和抛光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