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建筑业的一般概念 | 第15-17页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第15-16页 |
·标准产业分类法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建筑业差异性的静态分析方法应用 | 第23-59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的研究分析 | 第25-30页 |
·基础数据 | 第25-26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泰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分析 | 第30-35页 |
·基础数据 | 第30-31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泰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研究分析 | 第35-39页 |
·基础数据 | 第35-36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总收入的研究分析 | 第39-44页 |
·基础数据 | 第39-40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泰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增加值的研究分析 | 第44-49页 |
·基础数据 | 第44-45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7页 |
·泰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的研究分析 | 第49-53页 |
·基础数据 | 第49-50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我国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的研究分析 | 第53-57页 |
·基础数据 | 第53-54页 |
·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建筑业差异性的动态分析研究 | 第59-90页 |
·建筑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第59页 |
·DEA理论 | 第59-61页 |
·DEA方法应用于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60-61页 |
·DEA模型介绍 | 第61页 |
·动态分析指标和方法 | 第61-63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61-62页 |
·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 第62-63页 |
·产业竞争力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 第63-89页 |
·样本选取 | 第63页 |
·有效性分析 | 第63-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我国建筑业差异性的对策探讨 | 第90-103页 |
·造成我国建筑业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90-92页 |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 第90页 |
·专业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第90-91页 |
·中西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滞后 | 第91页 |
·建筑业企业组织机构混乱 | 第91-92页 |
·整体竞争力提升战略 | 第92-100页 |
·政府方提升战略 | 第92-94页 |
·企业方提升战略 | 第94-100页 |
·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