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危险驾驶行为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Agent概念及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多Agent信息融合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课题的来源与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及需求分析 | 第23-32页 |
·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 | 第23-27页 |
·超速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 | 第23页 |
·车道偏离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 | 第23-24页 |
·未保持安全距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 | 第24-26页 |
·驾驶员违规驾驶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现状 | 第26-27页 |
·现有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系统不足分析 | 第27-28页 |
·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一体化系统需求分析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AGENT理论危险驾驶行为建模 | 第32-51页 |
·AGENT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多AGENT信息融合理论及Q学习算法 | 第34-36页 |
·多Agent信息融合理论 | 第34-35页 |
·Q学习算法 | 第35-36页 |
·基于AGENT理论建立危险驾驶行为AGENT模型 | 第36-44页 |
·基于Q学习算法在危险驾驶行为监测agent的应用 | 第36-37页 |
·建立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agent模型 | 第37-43页 |
·建立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融合agent模型 | 第43-44页 |
·基于多AGENT信息融合理论的系统模型及算法 | 第44-50页 |
·基于多Agent信息融合理论建立系统模型 | 第44-45页 |
·危险驾驶行为一体化系统多Agent信息融合算法 | 第45-47页 |
·危险驾驶行为一体化系统多Agent信息融合算法实例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1-67页 |
·大型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监测信息分析 | 第51-54页 |
·驾驶员操作信息 | 第51-52页 |
·驾驶员状态信息 | 第52页 |
·车外环境信息 | 第52页 |
·车辆地理信息 | 第52-54页 |
·车载系统设备选型和安装 | 第54-60页 |
·车载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选型 | 第54页 |
·CCD相机的选型与安装 | 第54-55页 |
·毫米波雷达的选型与安装 | 第55-56页 |
·超声波测距探头的选型与安装 | 第56-57页 |
·车辆状态信息采集系统核心芯片选型 | 第57-59页 |
·车辆信息采集子模块的选型 | 第59页 |
·GPS模块及其天线安装 | 第59-60页 |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0-66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车辆信息采集设计与实现 | 第62-63页 |
·驾驶员状态信息采集设计与实现 | 第63页 |
·车外环境信息采集设计与实现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开发及实验验证 | 第67-77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7-70页 |
·车辆信息采集软件设计 | 第67-68页 |
·软件整体功能架构设计 | 第68-70页 |
·系统实验测试 | 第70-76页 |
·系统可靠性测试 | 第71-72页 |
·系统准确性测试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