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人工林大中径材优化经营模式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课题背景(或引言) | 第13-14页 |
·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背景 | 第14-17页 |
·国内外人工林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7-24页 |
·工业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及数据收集整理 | 第28-48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8-35页 |
·黑龙江省概况 | 第28-33页 |
·孟家岗林场具体概况 | 第33-35页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35-44页 |
·黑龙江全省数据的整理 | 第35-38页 |
·孟家岗林场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8-44页 |
·模型的拟合和检验 | 第44-48页 |
·模型的拟合 | 第44-46页 |
·模型的独立性检验 | 第46-48页 |
3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第48-72页 |
·林分生长模型的分类与概述 | 第48-54页 |
·林分生长模型的分类 | 第48-51页 |
·林分生长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1-52页 |
·林分生长模型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地位级指数 | 第54-56页 |
·地位级指数导向曲线 | 第54页 |
·哑变量的导向曲线法 | 第54-55页 |
·导向曲线拟合结果 | 第55-56页 |
·林分密度指数(SDI) | 第56-57页 |
·最大密度林分N-Dg方程 | 第57页 |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第57-60页 |
·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 | 第57-58页 |
·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 | 第58页 |
·联立方程组的建立 | 第58-60页 |
·落叶松人工林株数动态预估模型 | 第60页 |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检验 | 第60-62页 |
·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应用 | 第62-64页 |
·落叶松人工林未来林分调查因子的估计 | 第62-64页 |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预测 | 第64-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落叶松人工林合理轮伐期 | 第72-1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72-82页 |
·林分直径结构的研究概况 | 第72-75页 |
·材种出材率的研究进展 | 第75-79页 |
·轮伐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79-82页 |
·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模型 | 第82-86页 |
·Weibull函数模拟林分直径分布 | 第83-84页 |
·参数回收模型 | 第84页 |
·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的参数求解 | 第84-86页 |
·落叶松材种出材率的研究 | 第86-102页 |
·造材数据的收集和造材规格 | 第86-88页 |
·落叶松削度方程的拟合 | 第88-89页 |
·备选模型的比较 | 第89页 |
·拟合结果 | 第89-93页 |
·削度方程的检验 | 第93-94页 |
·带皮直径预估模型 | 第94-95页 |
·树高曲线方程 | 第95-96页 |
·伐根带皮和去皮材积方程 | 第96页 |
·单株材种出材率表 | 第96-97页 |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 第97-102页 |
·数量成熟龄的确定 | 第102-104页 |
·工艺成熟龄的确定 | 第104-105页 |
·经济成熟龄的确定 | 第105-119页 |
·常用的经济成熟指标 | 第105-114页 |
·落叶松人工林经济成熟龄的确定 | 第114-116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16-119页 |
·主伐年龄的确定 | 第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5 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效应的研究 | 第120-135页 |
·林分密度研究综述 | 第120-121页 |
·林分密度效应模型 | 第121-124页 |
·合理经营密度的确定 | 第124-126页 |
·应用密度效应模型确定经营密度 | 第124页 |
·应用树冠面积确定经营密度 | 第124-126页 |
·林分最优密度模型 | 第126-134页 |
·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127-129页 |
·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和基本方程 | 第129页 |
·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 | 第129-130页 |
·状态方程、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 | 第130-131页 |
·林分最优密度模型的导出 | 第131-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6 抚育间伐技术 | 第135-145页 |
·抚育间伐的研究状况 | 第135-137页 |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136页 |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影晌的模型研究 | 第136-137页 |
·理论推导 | 第137-138页 |
·间伐强度确定 | 第138-141页 |
·根据树高定量间伐 | 第138-139页 |
·根据胸高断面积定量间伐 | 第139-140页 |
·根据经营密度表定量间伐 | 第140-141页 |
·间伐起始年限 | 第141页 |
·抚育间隔期的确定 | 第141-142页 |
·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技术 | 第142-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7 落叶松人工林优化经营模式 | 第145-147页 |
·优化经营模式的建立方法 | 第145页 |
·优化经营模式 | 第145-147页 |
结论 | 第147-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