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 ·中等职业教育 | 第11-12页 |
| ·教学模式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发展变革的影响因素 | 第17-25页 |
| ·教育教学思想 | 第17页 |
| ·社会因素 | 第17-20页 |
| ·职业变迁和人的需求变化 | 第18-19页 |
| ·教育政策 | 第19-20页 |
| ·办学模式 | 第20-21页 |
| ·教育对象 | 第21-22页 |
| ·教育对象的量的构成 | 第21-22页 |
| ·教育对象的质的构成 | 第22页 |
| ·课程模式 | 第22-24页 |
| ·教学手段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25-34页 |
| ·基于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25-26页 |
| ·基于培养目标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26-28页 |
| ·基于政策导向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28-30页 |
| ·基于办学条件的我国中等职业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30-32页 |
| ·基于课程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 第34-45页 |
| ·工学结合是世界职业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 第34-35页 |
| ·工学结合的本质特性 | 第35-38页 |
|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沟通最为有效的途径 | 第36页 |
| ·工学结合是一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 第36-37页 |
| ·工学结合是一种突出“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 第37页 |
| ·工学结合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 第37-38页 |
| ·新时期我国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特征 | 第38-45页 |
| ·培养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教育宗旨 | 第38-40页 |
|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 第40页 |
| ·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 第40-41页 |
|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 | 第41-42页 |
|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 第42-43页 |
|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生涯指导 | 第43-44页 |
|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