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法官释明权的一般理论 | 第8-13页 |
(一) 法官释明权的内涵 | 第8-11页 |
(二) 法官释明权的分类 | 第11页 |
(三) 法官释明权的价值 | 第11-13页 |
二、法官释明权的域外立法概况 | 第13-19页 |
(一)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立法概况 | 第13-16页 |
(二)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法概况 | 第16-18页 |
(三) 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法官释明权的共同点 | 第18-19页 |
三、法官释明权与相关理论的关系 | 第19-22页 |
(一) 法官释明权与辩论主义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二) 法官释明权与处分主义的关系 | 第20-21页 |
(三) 法官释明权与诉讼指挥权的关系 | 第21-22页 |
四、我国法官释明权的现状考察 | 第22-30页 |
(一) 我国法官释明权的立法现状 | 第22-25页 |
(二) 我国法官释明权的司法现状 | 第25-28页 |
(三) 我国法官释明权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四) 我国确立法官释明权制度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五、我国法官释明权制度的立法规范 | 第30-38页 |
(一)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指导原则 | 第30-31页 |
(二)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范围 | 第31-33页 |
(三)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方式 | 第33-34页 |
(四) 法官释明权各诉讼阶段行使的内容 | 第34-36页 |
(五) 规范法官释明权行使的保障机制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