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储氢材料研究 | 第12-14页 |
| ·吸附储氢研究 | 第14-15页 |
| ·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 | 第15-17页 |
| ·本文工作 | 第17-19页 |
| ·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 第17页 |
| ·基于COMSOL的活性炭吸附储氢模拟 | 第17页 |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活性炭吸附储氢模拟 | 第17-18页 |
| ·活性炭低温吸附储氢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 | 第18-19页 |
| 第2章 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 第19-31页 |
|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19-24页 |
| ·吸附等温线研究的必要性 | 第19页 |
| ·吸附等温线的分类 | 第19-21页 |
| ·吸附等温线模型的比较 | 第21-24页 |
| ·吸附热的热力学计算 | 第24-26页 |
| ·吸附热的产生机理 | 第24页 |
| ·吸附热的计算 | 第24-26页 |
| ·气体状态方程 | 第26-30页 |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第27-28页 |
|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基于COMSOL的活性炭吸附储氢模拟 | 第31-49页 |
| ·活性炭吸附储氢的偏微分方程模型 | 第31-35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32-33页 |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33-35页 |
| ·COMSOL模型及其参数 | 第35-38页 |
| ·储氢罐几何模型 | 第35页 |
| ·材料物性 | 第35-37页 |
| ·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 ·COMSOL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 ·压力变化 | 第38页 |
| ·温度及速度变化 | 第38-42页 |
| ·动态吸附 | 第42-43页 |
| ·储氢系统质量平衡分析 | 第43-44页 |
| ·储氢系统热源项及热传递分析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活性炭吸附储氢模拟 | 第49-57页 |
| ·活性炭吸附储氢的常微分方程模型 | 第49-51页 |
| ·氢气质量平衡 | 第49-50页 |
| ·活性炭床能量平衡 | 第50页 |
| ·不锈钢罐体能量平衡 | 第50-51页 |
| ·Matlab/Simulink模型及其参数 | 第51-54页 |
| ·几何模型 | 第51-52页 |
| ·模型物理参数 | 第52页 |
| ·储氢系统Simulink模型 | 第52-54页 |
| ·Matlab/Simulink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 ·储氢罐内压力变化 | 第54页 |
| ·储氢罐吸附床平均温度变化 | 第54-55页 |
| ·氢气质量平衡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活性炭低温吸附储氢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 | 第57-72页 |
| ·低温吸附储氢的COMSOL模拟 | 第57-63页 |
| ·COMSOL低温吸附储氢模型 | 第57-59页 |
|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 ·模拟结果 | 第60-63页 |
| ·低温吸附储氢的Matlab/Simulink模拟 | 第63-66页 |
| ·Simulink低温吸附储氢模型及物性参数 | 第63-64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 ·低温吸附储氢的热力学优化 | 第66-71页 |
| ·活性炭床有效热导率对低温吸附储氢热效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 ·充气速度对低温吸附储氢热效应的影响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