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CMS-S育性相关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5页
   ·雄性不育简介第12-13页
     ·雄性不育的现象第12页
     ·雄性不育的分类第12-13页
     ·雄性不育的意义第13页
   ·线粒体的功能第13-23页
     ·线粒体嵌合基因与CMS第13-16页
     ·线粒体中RNA编辑与CMS第16-19页
       ·线粒体中RNA编辑第16-18页
       ·CMS相关基因的RNA编辑第18-19页
     ·线粒体育性相关蛋白质第19-21页
     ·线粒体反向调节信号与CMS第21-23页
       ·线粒体反向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与CMS第21-22页
       ·线粒体反向调控与花器官的同源转化第22-23页
   ·核恢复基因的调控第23-24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2 育性相关蛋白的原核表达第25-50页
   ·材料与试剂第25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引物第25-27页
   ·原核表达方法第27页
   ·外源片段的扩增第27页
   ·质粒和PCR产物的酶切、回收第27页
   ·外源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检测第27-28页
   ·菌体诱导曲线、蛋白质检测、菌体荧光的观察第28页
   ·结果分析第28-50页
     ·原核表达载体基因克隆第28-30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检测第30-37页
       ·pET-28a系列载体的检测第30-32页
       ·EGFP C端融合载体的检测第32-34页
       ·pET-28a-egfp及egfp N端融合载体的检测第34-35页
       ·内含肽C端融合载体的检测第35-37页
     ·原核表达载体菌体诱导曲线第37-40页
       ·pET-28a载体诱导曲线第37-38页
       ·EGFP C端融合载体诱导曲线第38页
       ·EGFP N端融合载体诱导曲线第38-39页
       ·内含肽C端融合载体诱导曲线第39-40页
     ·原核表达SDS-PAGE检测第40-43页
       ·pET-28a载体SDS-PAGE检测第40-41页
       ·EGFP C端融合载体SDS-PAGE检测第41-42页
       ·内含肽C端融合载体SDS-PAGE检测第42-43页
     ·菌体荧光图的观察第43-47页
       ·对照载体及EGFP C端融合载体菌体荧光图第44-46页
       ·egfp N端融合载体菌体荧光图第46-47页
     ·EGFP C端融合蛋白质谱第47-50页
3 育性相关蛋白的洋葱表皮瞬时表达第50-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0页
   ·瞬时表达载体引物第50页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0-51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50页
     ·质粒pEGAD和PCR片段酶切、回收第50-51页
     ·目的基因的连接、转化及检测第51页
     ·洋葱表皮瞬时表达第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检测第51-54页
     ·ORF77、ORF355性质及结构的预测第54-5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第55-57页
4 讨论第57-61页
   ·玉米CMS-S相关基因表达第57页
   ·原核表达系统第57-59页
   ·真核表达系统第59页
   ·orf355蛋白质的性质第59-61页
5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84页
 附录1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76-77页
 附录2 提取质粒(小样法)第77页
 附录3 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第77-78页
 附录4 电转化第78页
 附录5 热激钙转化第78页
 附录6 凝胶回收DNA片段第78-79页
 附录7 大样法抽提高浓度质粒第79页
 附录8 植物总DNA的小量提取(CTAB法)第79-80页
 附录9 SDS-PAGE电泳第80-81页
 附录10 基因枪使用方法第81-82页
 附录11 玉米CMS-S育性相关基因第82-83页
 附录12 EGFP序列第83页
 附录13 atp9序列第83页
 附录14 or17、orf60、orf77、atp9、EGFP的PCR扩增程序及扩增条件第83-84页
 附录15 orf355的PCR扩增程序及扩增条件第84页
 附录16 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体系第84页
 附录17 T4 DNA ligase反应体系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居群栝楼分子遗传多样性及生物碱分析
下一篇:人工合成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粒色基因差异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