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第13页 |
1.2.2 钢纤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纳米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纳米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第17-18页 |
1.3.2 纳米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 | 第21-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5页 |
2.1.1 水泥 | 第21页 |
2.1.2 粉煤灰 | 第21-22页 |
2.1.3 细集料 | 第22页 |
2.1.4 粗集料 | 第22页 |
2.1.5 减水剂 | 第22-23页 |
2.1.6 水 | 第23页 |
2.1.7 钢纤维 | 第23-24页 |
2.1.8 纳米材料 | 第24-25页 |
2.2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25-29页 |
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25-26页 |
2.2.2 试验内容 | 第26-27页 |
2.2.3 试件制备过程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第30-45页 |
3.1 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30-34页 |
3.1.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30页 |
3.1.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3.2 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第34-39页 |
3.2.1 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2 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3.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 第39-44页 |
3.3.1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3.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抗冲击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4.2.1 低速冲击试验 | 第45-46页 |
4.2.2 高速冲击试验 | 第46-47页 |
4.3 抗冲击试验过程 | 第47-48页 |
4.4 抗冲击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4页 |
4.4.1 纳米SiO_2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4.4.2 钢纤维对纳米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抗氯离子试验方法 | 第55-59页 |
5.2.1 慢速法 | 第56页 |
5.2.2 快速法 | 第56-59页 |
5.3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过程 | 第59-62页 |
5.3.1 试验准备阶段 | 第59-60页 |
5.3.2 正式试验阶段 | 第60-61页 |
5.3.3 后期处理阶段 | 第61-62页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5.4.1 纳米SiO_2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5.4.2 钢纤维对纳米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 第67-77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冻融试验方法 | 第67-70页 |
6.2.1 快冻法 | 第68-69页 |
6.2.2 慢冻法 | 第69-70页 |
6.2.3 单面冻融 | 第70页 |
6.3 冻融试验过程 | 第70-72页 |
6.4 冻融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6页 |
6.4.1 纳米SiO_2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6.4.2 钢纤维对纳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77-79页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