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经济现代化重要论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习近平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渊源第14-19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现代化第14-15页
        2.1.2 经济现代化第15页
        2.1.3 现代化经济体系第15页
    2.2 习近平关于经济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5-19页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第15-17页
        2.2.2 建国以来我党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第17-19页
第三章 习近平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与战略安排第19-25页
    3.1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第19-22页
        3.1.1 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动力源泉第19-20页
        3.1.2 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均衡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第20页
        3.1.3 绿色发展是促进经济现代化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必然选择第20-21页
        3.1.4 开放发展是为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各方合力的必然要求第21页
        3.1.5 共享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根本目的的本质要求第21-22页
    3.2 新时代经济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安排第22-25页
        3.2.1 2035年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第22-23页
        3.2.2 本世纪中叶建成经济现代化强国第23-25页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25-34页
    4.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5-29页
        4.1.1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25-26页
        4.1.2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26-27页
        4.1.3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第27页
        4.1.4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第27-28页
        4.1.5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第28页
        4.1.6 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第28-29页
        4.1.7 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第29页
    4.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第29-34页
        4.2.1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为经济现代化提供动力第29-30页
        4.2.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30-31页
        4.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现代化第31-32页
        4.2.4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全国整体现代化第32页
        4.2.5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经济现代化第32-33页
        4.2.6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障经济现代化顺利推进第33-34页
第五章 习近平经济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显著特征及重大意义第34-41页
    5.1 习近平经济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显著特征第34-36页
        5.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34-35页
        5.1.2 突出时代性第35页
        5.1.3 强调创新性第35-36页
        5.1.4 坚持绿色发展第36页
    5.2 习近平经济现代化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第36-41页
        5.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思想第36-37页
        5.2.2 推动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达到新高度第37-38页
        5.2.3 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第38-39页
        5.2.4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第39页
        5.2.5 有利于为其他落后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提供借鉴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