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实践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关于城市内涝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1.1 国外城市内涝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 第17页 |
2.1.2 国内城市内涝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 第17-19页 |
2.2 关于韧性城市的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2.1 国外有关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 第19-21页 |
2.2.2 国内有关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 第21-22页 |
2.2.3 关于韧性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2.3 相关治理概念的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2.3.1 关于治理碎片化的文献综述 | 第24-25页 |
2.3.2 关于整体性治理的文献综述 | 第25-26页 |
2.3.3 关于应急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城市暴雨内涝韧性治理模式的研究设计 | 第28-40页 |
3.1 城市暴雨内涝的影响与特点 | 第28-32页 |
3.2 内涝治理的影响因素 | 第32-38页 |
3.2.1 城市暴雨内涝治理碎片化的具体表现 | 第32-35页 |
3.2.2 影响城市暴雨内涝治理碎片化的因素识别 | 第35-38页 |
3.3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韧性治理的提出与思考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内涝韧性治理与整体性治理的契合性分析 | 第40-52页 |
4.1 内涝韧性治理的相关概念 | 第40-45页 |
4.1.1 城市内涝灾害韧性治理的结构特点 | 第40-42页 |
4.1.2 城市内涝灾害韧性治理的具体内涵 | 第42-45页 |
4.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阐述 | 第45-49页 |
4.2.1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理论内涵 | 第45-47页 |
4.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在机制 | 第47-49页 |
4.3 内涝韧性治理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匹配关系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对城市暴雨内涝治理韧性增强的仿真模拟 | 第52-62页 |
5.1 城市暴雨内涝整体性-韧性治理模型的框架设计 | 第52-53页 |
5.2 城市暴雨内涝整体性-韧性治理模型的构建 | 第53-56页 |
5.2.1 模型构建原理 | 第53-54页 |
5.2.2 基本假设 | 第54-55页 |
5.2.3 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5.3 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第56-62页 |
第六章 城市暴雨内涝韧性治理模式实施的路径与对策 | 第62-68页 |
6.1 理念重塑: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网络 | 第62-63页 |
6.2 流程再造: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与改革,打造协同运作机制 | 第63-64页 |
6.3 技术支撑:打造数据共享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治理信息中心 | 第64-66页 |
6.4 制度保障:从监督、绩效、法律环境三方面完善制度驱动体系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